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6822
只不過,畫素規格上,華為、小米去年就已將安卓陣營的基本競爭門檻,拉高至4000萬畫素。
蔡卓卲舉例,華為上半年推出的Mate 20 Pro,就已搭載徠卡4000萬畫素廣角、2000萬畫素超廣角、800萬畫素3倍長焦組合,可進行焦距16mm至270mm拍攝,號稱拍月亮都清晰漂亮。
「多鏡頭」在華為、三星、小米等廠商,更早已不是新聞,華為2018年推出的P20 Pro 就已首創後鏡頭配備徠卡三鏡頭。
其後,無論三星、LG、Sony、小米等手機廠商,都早已有主鏡頭3顆以上設計。(延伸閱讀:iPhone、Apple Watch登場 蘋果做了最不蘋果的事)
華為為了較勁蘋果,將今年發布會從往年的10月提前至9月18日,緊接在蘋果發布會一週後。
業界都預計華為將發表的HUAWEI Mate 30系列手機,主鏡頭會升至4個(比蘋果還多一顆),且加入更強大的飛時測距(Time-of-Flight,ToF)的3D感測鏡頭。
雖然蘋果今年才增加鏡頭數、拉高畫素,但對果粉而言,已構成相當大的誘因,在中美貿易戰之際,兩大龍頭正面對決,讓智慧型手機鏡頭發展持續加溫。
手機鏡頭龍頭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就說,手機高畫素、多鏡頭設計已成大趨勢,許多客戶導入新機都以多鏡頭居多,有些廠商甚至要求畫素高達1億以上。
蔡卓卲也認同,未來各品牌手機主鏡頭都會升至3-4顆,競爭較激烈的安卓陣營旗艦機,主鏡頭超過四顆更成標配,囊括長焦、廣角、景深功能甚至導入TOF,「過去有些手機廠是用高畫素鏡頭搭配800萬畫素鏡頭的硬體規格,再透過演算法運算,操作出景深;但未來導入ToF鏡頭,可直接量測景深、做3D感測應用,會比沒有的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