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新聞] 納智捷成拖油瓶嚴陳莉蓮出手整頓推優離優退
裕隆(2201)集團自有品牌納智捷(LUXGEN)失利,就在昨日正式宣佈已承接重機品牌亞
帝發(ADIVA)三輪重機、並於三義廠舉行代工生產外銷出口儀式的同時,作為納智捷研
發大腦的華創車電,在新店也發出一紙公告,宣布公司規劃「廠辦合一」,擬將原工作地
點在新店與大園的同仁,全數遷往苗栗三義廠。
作為配套,華創也另發出「優惠退休(職)辦法」(優離優退),申請時間自9月9日開始
至9月20日下午5時截止,並於總經理核准日之次日開始生效,最晚不超過10月1日。
也就是說,員工在昨日看到通知後,這個月20日以前就得決定是否接受轉往三義廠工作,
否則也可選擇優離或優退,一旦決定離開公司,則最晚9月底就必須離職。
由於納智捷所有車款製造研發主要都是來自於華創,華創可說是納智捷的主要骨幹,過去
裕隆長期投注龐大資金,支持華創包括在引擎、底盤及車電等技術研發,不過,隨著納智
捷在兩岸銷售未如預期,也使得集團對於華創乃至裕隆製造廠有了新的想法與策略。
此次華創公告將大規模遷廠,同時亦釋出優離優退辦法,據了解,公司也將針對高階主管
、按照不同職務進行減薪,相較於過去裕隆投入龐大資金在華創,這些動作也都被市場解
讀為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上任後,決定開始對納智捷出手整頓。
事實上,早在嚴陳莉蓮接手後,以她為首的5人決策委員會,就已開始著手進行集團各公
司相關整頓工作,其中,裕隆在第二季認列台灣納智捷、東風裕隆(中國納智捷)及華創
車電三家轉投資,被視為是集團跳出納智捷財務黑洞的第一步。
上述與納智捷相關的3家公司,今年上半年虧損總共達99.71億元,除兩岸納智捷之外,華
創虧損亦高達33.66億元。而裕隆根據會計公報規定進行帳上資產評估,則認列3家公司共
43.93億元轉投資資產重估減損,因此也使得裕隆在今年第二季單季虧損11.9億元,每股
虧損0.77元,上半年累計虧損9.37億元,每股虧損0.62元。
在釐清相關財務虧損狀況後,身為決策委員會成員的華創車電董事長陳國榮,於上個月再
發出一封名為「華創董事長致全體同仁的一封信」給所有員工。
據信中指出,今年以來面對美中貿易大戰、全球汽車產業面臨前所未見寒冬,特別是中國
大陸市場出現首見兩位數衰退,華創也無法置身於外。信中預告,為度過這一次嚴峻挑戰
,因此公司將進行策略轉型。
雖然是公司策略轉型的預告信,但信中一句將從過去的「重資產、單一客戶」轉變為「輕
資產/效益化,全面開放/多元客戶」並要大家共體時艱的說法,也使得許多內部員工擔
心是否公司將進行裁員。
此次,華創再進一步宣布將轉移至三義廠,雖無論住宿或通勤皆有相關補津貼補助,不過
,辦公室搬遷除****通問題,員工已在公司附近置產、小孩就學等問題,都將降低員工搬
遷意願,據了解,已有許多員工決定申請優離,此次搬遷三義廠預料也將使得華創順勢縮
編。
__________________
前方有測速照相 , 請放慢素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