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BALA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704
引用:
作者Dz6810
很殘酷的事實是
臺灣市場規模真的培植汽車產業,
其他投資大收效慢的重工產業也是一樣
要讓技術有先進國家水準,
一是有幾百年的殖民歷史, 壓榨落後國家資源逐步發展自己(例如英美用鴉片從清朝挖錢以及使用黑奴)
二是有龐大國內市場, 以及政府大力補貼降低成本(例如中國的面板與太陽能)
三是有基礎市場, 政府允許的獨佔, 再加上民族性硬拼(目前只有南韓三星, 現代等少數企業成功).

臺灣一沒殖民歷史, 二沒龐大市場, 民族性又是散慢不團結,
所以光靠政府補貼是無法成功的,
雖然裕隆集團已投入了身家性命幾十年努力,
相對一樣享用政府對汽車產業的保護, 而完全不投資研發的和泰, 本田,
而國人卻還是選擇支持後者.

所以臺灣人, 這輩子與子子孫孫,
永遠不可能會有自主的汽車與重工產業.


講成這樣
哪你怎麼不拿裕隆拿了百億補助
要發展電動車
時間到了 結果車子呢?
有做幾台
根本沒量產
你有錢也買不到

台灣人最會的
就是千錯萬錯
也不會是我的錯
車子做的爛
怪台灣人不團結 不買單
講句難聽的
自家車子
總裁都不坐
憑甚麼要我們百姓當白老鼠
買他的車子
舊 2019-09-06, 12:18 PM #10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ALA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