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P說他討厭XX人
https://www.facebook.com/TurnipMaga...?type=3&theater
柯文哲急了。在一連串的背刺、轉彎與失言過後,柯文哲個人聲望直線下降,已經讓郭台銘和王金平興起了切割「丟包」的想法。眼見得向藍營討不到好處,柯文哲又回頭重拾「我還是綠營的」、「我們是228家族」、「言談之間很討厭外省人」的論調,讓我們看得真的是不知該哭還是該笑。
柯文哲這裡有一個很大的迷思是,覺得用擦邊球的講法重提「228家族」、「討厭外省人」這樣的關鍵字,就可以重新獲得綠營的好感。
柯文哲不懂的是,不只是民進黨,整個台派的論述,已經進步到跳脫228悲情與省籍的框架,更聚焦於怎麼在當下保護、強化、提升這個國家。柯文哲對「綠營」的理解,還是只停留在228與討厭外省人。
就好像拿對小學生的印象來理解一個大學生,柯文哲以為丟出這幾個關鍵字就可以重新討好台派,但這樣的誤解與貶低只會讓台派對他更感到失望。
過去,民進黨確實有那麼一個時期,經常把228與省籍提出來做選戰的情緒動員關鍵字。那是一個黨國威權一手遮天的年代,而在野群眾的激情需要被動員起來,才足以衝擊威權。
現在是本土政權當家,角色已經從在野聲援,到實際負責推行「轉型正義」的工作。台派不是不再提228與省籍,而是在提的時候,我們必須思考,我們必須從這些不幸事件與社會現象中,學習到些什麼東西?著手做些什麼工作?怎麼讓兩千三百萬國民,不分血統,都能從轉型正義的工程中提昇?
在台派裡,所謂「外省人」從來不曾缺席。在立法院長期為國安、國防議題奮戰的 王定宇 ,被委以轉型正義清查不當黨產重任的 顧立雄 ,在華府默默為國家外交打拼的 Vincent Chao ,都是定義上的「外省人」,現在都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為「台灣」這個國家打拼。心之所在,即是故鄉,如果能有這樣的體會,又何必論省籍?
台派的國家論述,應該是更廣納的、更虛心學習的,而不是拿著「228」和「討厭外省人」說事,就以為自己可以重新贏得台派的同情。別人都在往前走了,只有柯文哲在原地打轉;柯文哲以為自己能夠一步登天,其實回過頭來,哪裡都去不了。
最後,我必須鄭重告訴柯文哲:「#台灣價值」不是廢話,「#民主自由」不是廢話,「#台灣主體性」不是廢話。就像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不厭其煩說過的,民主、自由、法治、人權與主權獨立,都不是天下掉下來的餡餅,是需要全體國民以高尚的德性與敏銳的判斷力,不斷地去維持的。一旦荒怠,這些價值很容易就毀於頃刻;去年1124選舉的結果,就側面說明了民主也是可能自我毀滅的。
我們是在選國家的領導人,而「為政以德,譬若北辰」,領導者的工作,就是闡述國家的核心價值,指引國家的發展方向;不厭其煩地去提醒、引導、激勵全體國民,一起為這個價值而努力。
真正的慈母,不會放任孩子自生自滅,而是會帶領孩子們,一起守護這個溫暖的家;叮嚀孩子們,不要走錯了人生的道路;鼓勵孩子們,活出自己的精采人生。
如果連闡述國家的核心價值,都被嘲笑是在「講廢話」,那選國家的領導人,還有什麼作用呢?柯文哲的話術,其實就是不折不扣的虛無主義,而虛無的人是無法領導一個國家的!
參考閱讀:
1.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402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