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wift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8
文章: 39
淡海輕軌2024年開進淡水老街 將採人車混合行駛

引用:
2019-08-22 13:40聯合報 記者張曼蘋╱即時報導

淡海輕軌第一期綠山線去年底營運通車,藍海線第一期明年通車,第二期計畫進行中,預計2024年完工,共設置6座平面車站。新北捷運工程局昨晚辦理淡海輕軌第二期基本設計地方說明會,邀集地區議員、里長及居民討論目前的設計方案,表示將採C型共用路權,等於老街段將用人、車混合行駛的軌道配置,且採高蓄電量列車無架空線營運,不破壞老街景觀。

淡海輕軌運分二期興建,第一期路網包含綠山線紅樹林站至崁頂站(V01至V11)及藍海線淡水漁人碼頭站至台北海洋大學站(V26至V28),第二期路網則包含藍海線淡水站至淡水漁人碼頭站(V21至V26),其中第二期路線全長約4.4公里,共設置6座平面車站站(V21、V22L、V22R、V23、V24、V25)。

新北捷運局副局長詹榮鋒表示,目前正辦理基本設計工作,預定2020年施工、2024年完工,未來乘客可從北捷淡水站走空橋抵達在V21淡水站,第二期將調整輕軌為C型共用路權,內側車道輕軌與公路車輛共用,外側車道供公路車輛使用,可維持道路雙向4車道配置。

詹榮鋒說,昨地方說明會中民眾表達諸多意見,如輕軌與車輛共用路權安全疑慮、是否考慮採高架型式、中山路公車路線多交通混亂壅塞、電車架空線影響景觀、老街段停車及裝卸貨問題等,國外觀光景點路面電車與公路車輛共用路權的經驗行之有年,也都透過綠色軌道運輸帶動觀光再生。

詹榮鋒認為,台灣用路人素質及守法觀念不遜於國外,因此老街段行駛也會透過營運管理手段管制,安全絕對是第一考量,另中山路採輕軌單軌營運,通車後可維持目前雙向各二車道,且新市鎮發展成熟及淡江大橋通車後,交通環境空間會重整,公車路線調整分流,來減低舊市區及中山路的交通負荷。

新北捷運局補充,由於老階段路寬僅12公尺,為了維持老街景觀,將採高蓄電量列車無架空線營運,並由電池供電,軌道也會崁入地面,其他有架空線路段則會整理好電桿供電系統;藍海線串連淡水漁人碼頭、滬尾砲台、淡水紅毛城及淡水老街等觀光景點,是讓淡水觀光再生的關鍵契機。



老街段輕軌不設架空線,以電池行駛,維持老街風貌。模擬圖/新北捷運局提供

依照這個模擬圖,還有過去在這邊逛街的經驗,我覺得應該會很慘烈 ...
     
      
舊 2019-08-23, 02:44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wift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