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Melia1830
中國如果不開心,我們就可以開心
中國如果開心,我們就要多考慮了
最近中國為了台灣對美國的軍購,耿爽一直很不爽說
能讓強國外交官不爽,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之前的美國政府,那麼愛討中國歡心,真讓人聯想到英國二戰前喜歡和希特勒周旋攪和的張伯倫
|
廢話王 你廢話個屁 整天在那邊吹牛皮
這東西我幾年前就講過類似 我二戰史 比你們這裡的人都強 我高中就在看二戰史
真慘 竟然不知道 某人嘴裡民主美國人最愛幹這種事 海珊誰扶持還不是美國
納粹也是美國扶持 美國就專幹這種到處放火的蠢事 一直以來都是美國優良傳統
美國在開戰前一直都是日本德國最大石油供應商
引用:
揚計劃(英語:Young Plan),又譯揚格計劃,是由美國實業家、商人、律師及外交官歐文·D·揚(Owen D. Young)提出的計劃,藉以協助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償還賠款。1924年,美國推出道威斯計劃,但後來發現它不足讓德國付出巨額欠款。
盟軍賠款委員會成立了調查小組,商討賠款問題。其後,委員會發表報告,惟遭到英國反對;該會在1929年8月31日議定好計劃;並在1930年1月採用計劃。
胡佛發出寬容的延期計畫
計劃要求德國在五十八年半內,付清二百六十三億五千萬英鎊。在獲得盟國同意下,取代原本的道威斯計劃—它讓德國知道確實的金額,並樂意付清賠款。年期賠款為四億七千三百萬,分為兩部分:三分之一是「無條件賠款」;其餘是可延期賠款:可由交通稅或財政預算中抽出款項。為了讓賠款過程順利,盟國成立了國際結算銀行處理賠款。
但是,在計劃實行之前,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造成大量問題:美資銀行急需從歐洲取回現金,加上貿易衰退,造成不少阻力;經濟衰退導致經濟民族主義,阻礙貿易復甦;德國失業率持續高攀,1931年時是33.7%,1932年則是40%。
有鑑於此,美國總統胡佛建議發出胡佛延期償付權,在1931年7月前得到十五國支持。然而,這無助舒緩歐洲的經濟衰退;其中,德國經濟因銀行危機而嚴重受創。最後,在1932年,英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與德國參加洛桑會議。多國代表意外地達成特別的協定—他們深深明白,大蕭條已令德國無法再繼續付還賠款,所以他們同意:
不再壓迫德國馬上賠款;
免除德國九成債項,並要她發債券—這如同不用她賠償,因為賠款由原本的三百三十億減至七億一千四百萬美元。
代表也通過非正式協定:只要美國減免盟軍所有戰爭債款,以上條款才會生效,因為胡佛認為,延期償付權根本與債款無關。延期償付權屆滿後,德國仍要按楊格計劃的規定賠款。但以上計劃最後都全數失敗:德國一直沒有再繼續賠償,納粹黨上台以後,他們更不承認任何賠款。
|
引用:
道威斯計劃(Dawes Plan)又稱道斯計劃、道茲計畫,在1923年由美國提出,用以舒緩德國因凡爾賽條約賠款而承受的巨大財政壓力。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盟軍要求德國按照條約賠償66億英鎊,令德國經濟嚴重衰退。1923年,由於德國未能及時賠償,法國與比利時軍隊占領德國西部工業重鎮、盛產煤及鋼鐵的魯爾區。這不但令德國人民震怒,而且還增加其經濟負擔。
魯爾區富含重工業礦產,但是放棄佔領卻使得日後德國有能力發動二戰
為了解決困局和讓德國繼續賠償,盟軍賠款委員會任命美國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局長查爾斯·蓋茨·道威斯主持計劃,希望尋求讓各方同意的方案。
道威斯的委員會有十人,由比利時、法國、英國、義大利與美國分別派出兩名代表。委員會負責尋求解決方案,協助德國在戰後賠款,而賠款金額是大約二百億紙馬克 (因魯爾事件大幅貶值的馬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