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Richthofen
https://ccindustry.pixnet.net/blog/post/25185333
四個市長拖十八年,換來一紙糾正案
最近一期最新出刊的新新聞,簡單地介紹了一下前陣子熱炒的大巨蛋問題。也因為這兩天林瑞圖委員出面揭露監察院黑手說。
18年,從郝爸爸到郝兒子,都面對這個蛋。蓋不蓋是一回事,而當年呼喊巨蛋的朋友,看到現在這樣的規劃,包括在松煙、旁邊蓋飯店等,以及衡估現在諸如棒球環境等,是否跟當初主張巨蛋興建時的條件一樣?
18年前,職棒的條件,以及現在國人對棒球的熱度(去年奧運可能一仗就打垮了,再加上王建民表現不佳,無熱度可炒作)。如果以後棒球環境就這樣了,那蓋這個巨蛋要給誰用?不會拿來開演唱會吧?
大家在爭執巨蛋用途、工程承包細節時。很少聽到把這個議題上升到抽象思維層次:我們的體育政策,文化政策,為何總在硬體打轉?
上週末在民視異言堂上面看到,他們反省高雄世運館場。在世運...
|
你自己引的文章自己都看不懂
"二○○○年馬英九上任後,決定在松山菸廠興建大巨蛋,並在二○○一年決定採用BOT模式興建。"
實際上陳水扁1995年決定松菸地址的時候松菸還不是古蹟身分,而2000年以後馬英九市長後為了替興建安全解套,還找了臺北市古蹟審查委員會就松山菸廠的古蹟進行認定並於同年12月就古蹟旁興建大型室內多功能體育場體育館之可行性審查通過
難不成是陳水扁心靈控制馬英九去搞古蹟旁興建可能性的嗎
還有要強辯富邦併北銀案,轉移責任到當時連成立都沒成立的金管會跟中央之前,標案是中央開的嗎?
像這種只要時間線上有沾到綠營執政就把責任丟過去,連時間上通通沒有綠營執政的台建審查都可以丟過去真是有夠難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