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再說一次
我想反擊,並不是要「報復並傷害獼猴」,而是要「阻止牠繼續傷害我兒子」
意即
我反擊的行為,是建構在該獼猴以進行式「持續傷害」我兒子的情形之下,而不是在牠「停止傷害」後為之。
至於網友認為我不該反擊,而是逃走...
這不切實際
因為就算我選擇帶小孩逃離,該獼猴仍會持續追趕或攻擊,因為我兒子身上仍有未開封的餅乾來不及丟棄。
就算成功丟棄轉移獼猴吸引力,難保該獼猴不會把目標轉向另一位身上也有餅乾的對象∼我女兒
如此之下
經過現場判斷,我選擇以反擊而不是逃走作為阻止獼猴的手段,應該不會不合理..........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