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arstorm-5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中產階級移民(就是假設你有賺錢能力了), 首重過去受到的待遇, 凡舉人與人之間都是.

這段時間思想上的調整, 以及生活的一些變化; 比較沒有前段時間的憤世, 一樣是說實話.
但現在可能會修飾一點; 只能說重點如果是有錢沒錢, 那你沒看到真正移民的重點!

我在台灣裡面小移民了, 說白話就是如果在外面與人相處, 就去同溫層, 或最適合的條件.
吃飯找有停車場的餐廳(消費拉開), 如果要去家樂福或人多的地方, 挑最早的時間(人最少).
以此類推, 前者作法要$來堆積, 後者根本就是習慣上去調整.

華人有些本性是絕大多數人改不了的骨子裡的思考, 喜歡也好, 不喜歡也好, 就是存在.
階級/地位/歧視; 沒有真的平等/沒有真的民主; 這些孩子也都看得出來, 只是問得很天真.

老妹回來交流醫學與化學, 藉由這個機會孩子來跟爺爺奶奶接觸, 我有時間也多相處.
帶出門走走, 小孩子很敏銳地察覺這地方與加拿大不同的人群風氣, 問東問西.
這次長榮讓我賺到幾天跟小鬼頭相處的機會.

難聽的話我不多說了, 這裡都是成熟的人, 應該都了解華人的風氣大概是怎麼一回事.
只能說移民並不是純粹$那麼簡單, 在台灣有$也不保證有禮儀與觀念, 這說得夠白話了.
真正有禮貌禮儀與人人平等觀念的人不夠多, 跟有錢沒錢沒啥關係, 去賣場就知道.

PS. 不要老笑對岸, 台灣比對岸多了婉轉, 但骨子裡是很類似的, 只是表達方式不同.
PS. 不要因為這句就開始給人戴帽子; 反正這次我決定不去投票了, 跟我沒關係了.

移民是因為生活習慣與想要待在哪一種社會為主, 不要忽略了這個主軸.
如果第一個考量是$, 那你應該待在能賺最多, 存錢後去能夠找到最便宜的地方才是.
至於醫療... 台灣沒錢也是沒有後期真正的醫療的, 記得之前有一串討論到被放生的老人.
至於生活小病, 自己要多注意; 在台灣我也極少跑醫院, 不是便宜方便就利用了.

備註: 每個人喜好不同, 或許有些人喜歡, 但我跟妹妹是不太適應台灣的環境.
這或許是為什麼她都不回來了, 孩子的教育與感受, 從小建立吧?
小孩已經很會講話了, 都5歲了, 這次回來一起出門, 很多問題讓我難以招架~
很多時候就只有一句簡單答案, 這就是台灣啊!
 
舊 2019-07-07, 08:10 AM #5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rstorm-5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