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NEAL
我的意思就是同級要同價格,而不是同效能要同價格。
就類似汽車的BMW 328i,20年前車型賣140萬元,至今的328i已經更新N代了,不論配備還是引擎性能都不是同日可語,但是計入通膨還是賣在150萬元。
所以照這個訂價原理,旗艦消費級CPU像7700K上市賣9800元,那麼就算現在的旗艦CPU是單核效能2倍,有16核心,還是只能賣一萬元級,未來的旗艦消費CPU不管提升一百倍一千倍,它就是只能計入通膨價格。
所以不論是9900K還是3900X,我認為他們訂價就是該維持在一萬元級距。
哈,對,我在買電子產品就是龜毛,雖然我自己就是電子工程師,但我設計出貨的板子也從未亂訂價,能賣得比別人貴一倍,性能也絕對要是同年的市面產品強一倍。
|
我也是這麼想,可是路上怎麼雙B越來越多,我開始懷疑自己...
尤其顯示卡那種漲幅...真的很噁心! 萬來萬去...
只能說市場就是有熱錢,廠商再再探高發現很好賺,嫌貴別人會買...
感嘆市場就這樣了,甚麼消費者要抵制都騙人,只能眼巴巴看別人爽玩。
不過SSD真的便宜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