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rainwens
人家也不是只做一件事,研究希臘羅馬古文明的語言家也是一堆,
歐美有的學校還要學拉丁文
只是說母語教學重點在於讓孩子學會簡單的母語溝通,
古詩詞拿來賞析可以,比重不宜過高
話說台灣母語教學有根據學生的族群個別教授嗎?
父母閩南就學閩南語,客家就學客家語,原住民就學原住民語(各族學各族的),
新住民就學新住民語(馬泰越緬印日韓法西葡義德俄),浙江雲南山東要學?
混多個地方的要全學嗎?還是自由選?
之前有稍微問過,好像同個班級都是學一樣的..... 
|
都是要看人數規模。我知道台北市會做問券調查,客語母語人數如果夠多也可以開課,當然通常是開不成。客家人聚居地比較有機會吧
政府就是要鼓勵母語,當然鼓勵比較多的是住在這塊土地上更久,說的人稍多的語言。中國各地方言千百種,也只能留給中國政府去煩惱,不過他們應該根本不在乎。
少數族群語言存續困難,不過現在至少不像以前威權專制政府那樣想打壓消滅,甚至連多數閩南人講的話都被其貶低成次等不入流,嚴格限制媒體出現時間與比例
台灣的在地語言,是因為這種不當政治性干預才被弱化成今天的現況,有點像新疆香港的現在進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