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wolf_guy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15
引用:
作者bibo987
其實如何解讀有很多種。
比如買水果,一斤150,你覺得太貴,就會殺價100,店家就喊140。
循環達到一個雙方能接受的價位。買房出價砍價也是如此。
有誰會提問你的生產計算成本,房屋用甚麼建材,施工多久。
所以,也可以反說,資方避不議價時薪。顯見毫無協商誠意。就是不打算買單。
這和計算公式無關。怎麼計算不是重點。重點是資方肯定能精算出150造成的成本增加多少
。高層能承受的底限是多少。但在協商中跳針的是資方。完全不砍價。那這戲怎麼演。
當然破局。所以資方得付起全部責任。


個人覺得這樣解讀有點不太一樣,你舉的是買賣的狀況,當然你我都會想選便宜的買。
但這次是關於到公司成本營運問題,工會提出150,資方當然會好奇怎樣算的,一來一往的討論協商,才會有最後的金額,雖然資方一直說比業界好,但工會居然回答說我犧牲了家人相聚,還會得尋麻疹這種話術,並非金額的討論,任誰聽到都會傻眼吧??
後來我有看到記者在罷工後問工會,工會說,我們並沒有一定要提好提滿,120 或多少都可以提,小弟心想,為何不在直播現場還在協商的情況下表明,也許還不會有這麼難堪的破局。 我才會覺得沒在直播前婊資方,或是資方與工會的攻防,實屬可惜。
舊 2019-06-23, 07:32 AM #3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olf_guy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