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HHeLiBeBCNOFNe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17
文章: 500
以2400G來說,
4C+11EU+4MB L3以GF 14nm製程來製造就高達209.78mm^2,
https://en.wikichip.org/wiki/amd/ryzen_5/2400g,
而R7 1800X的狀況,
8C+16MB L3以相同的GF 14nm製程來製造才213mm^2,
https://en.wikichip.org/wiki/amd/ryzen_7/1800x
等於說那11EU的面積跟4C+12MB L3大小差不了太多。

回到為什麼高階CPU不放內顯,
其實還是考量到成本,
按市場規劃,通常更多的CPU核心數目都是搭高EU的內顯,
4C都放到11EU了,
6C 8C沒放到15、16EU實在是說不過去,
這下子面積可能會暴增到320mm^2以上,
這樣子售價要訂多少?6C+內顯10K?8C+內顯13K?
別開玩笑了,這種售價消費者根本不能接受,
AMD又不是intel有所謂的品牌效益,賣再貴也有人買單。

然後回到記憶體頻寬/效能來看,
DDR4 3200 雙通道的記憶體頻寬3.2G*128/8=51.2GB/s
單單一個R3 2200G的8EU就快不夠用了,
對於R5 2400G的11EU來說根本就不夠其發揮,
導致R3 2200G 跟R5 2400G的顯示效能差不到20%,
更別說假設性的放15/16EU的等APU........
既然效能沒辦法完整發揮,幹嘛還推這種型號出來討罵?

然後還有待機功耗...
ryzen 1000、2000系列的待機功耗都不是那麼漂亮...
電晶體放越多只是更噴電而已...

綜合以上各點,
其實不難發現現階段Ryzen APU還是面向於入門市場。
至於伺服器市場?
xeon也都沒內顯啊,就是因為不需要。
對於伺服器的那種環境,頂多就是從PCH拉一條PCIex1通道,
銲上一顆能顯示、低功耗的顯示晶片而已,
顯示出問題要除錯也比較方便,
也不用煩惱每顆CPU都有一顆冗餘的內顯難以排除問題點。
     
      
舊 2019-06-15, 11:49 P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HeLiBeBCNOFN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