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arhelic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120
日本廠商一向都是以IN_HOUSE的處理器,或是
委外製作的處理器搭上自己編寫的影像處理程式置
放在相機裡面,原因是啥?也許是怕被抄,也許一
向就是這樣,沒人敢改變,雖然他們也想追上手機
的機內處理,但手機這邊為了榨出光學極限完全不
擇手段,舉例來說,讓AI來幫你修圖或填圖,但不
是傳統那種完全依賴原始光學資訊的方式喔,而是
像是計算圖學畫上去的,這樣拍照者能接受嗎?我
有試用過一些透過AI除噪的軟體,很輕鬆的可以達
到多兩級的可用ISO,除了成像會帶有些微油畫感
,效果真的好過傳統影像處理的方式,但那是機器
學習training出來的,總覺得與傳統攝影的觀念相
違背

不過在這些所謂AI輔助的浪潮下,我還沒看到真的
能達到真實光學成像那種自然帶有詩意,甚至有點
個性的成像感,但誰知道呢?搞不好再過幾年,這
些都可以透過運算弄出來了
__________________
Better than better
舊 2019-05-19, 04:45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arhelic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