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healthfirst.
KIA跟納智捷又不是同一個量級的廠商
假設蘋果手機一年出貨1億台
手機螢幕單片談到100美元
其他廠商一年出貨500萬台
螢幕絕對不可能也談到單片100美元
就算拿一樣的東西
量大量小
價格就不一樣
加上人家還有技術領先的優勢
三星DRAM當年用成本價賣
台廠跟進價格就是虧
就這樣被打趴了
納智捷是出不了這種車的
|
要不要做而已,花一堆錢研發跑車,結果賣不到幾台,成本會比較低嗎?
倒不如把非必要的配備移除或是選配,車子盡量便宜,多賣幾台力求損益兩平就好,靠
維修保養賺錢,有資金流動公司得以維持營運,才有機會累積經驗一步步成長。
韓國車不就是這樣起來的,東西不如人就便宜賣,穩扎穩打慢慢前進。
我覺得是決心的問題,韓國人起初就是打算做自己的品牌,從技術合作到獨立研發,現在
韓國可以全車自主打造,還爬到世界全幾大車廠。
我以前也笑過韓國車爛,到最近幾年已經笑不出來了,甚至還買車成為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