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人生現在才開始
事後監測?我不想劇透
建議自己去找資料瞭解一下
或者多利用關鍵字Friendly Fraud
(其實關鍵也不在這裡..)
我從來沒講過這個店員如何
也沒有這個打算
我寧可相信是員工教育訓練不足
或者經銷方對這種新型態的消費 還沒想出應對的方案
(其實就跟未成年想辦門號一樣 一定要有法定代理人同意 電信業者規模這麼大都可以照辦了 看不出來遊戲點數有什麼難的?)
|
應對方案好幾年前就提出了,「防止兒少過度購買遊戲點數(卡)自律行動」
只是沒入法,沒有法律強制約束力,但要為這個修法我覺得是太過了
目前是偏向走定型化契約的模式走,約束力會更大些
http://www.ibaby.org.tw/content/3302
這文章後面也講到了,要避免這種鳥事的再次發生,最大的責任還是在家長
不要等到事情發生了才怪東歸西,甚至勞民傷財徒增社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