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同志」一詞指代同性戀的含義起源於同性戀者圈子內,香港影評人林邁克是第一個這樣使用該詞的人。他解釋稱,這一用法是以「同」字代表「同性戀」,並取「同志」一詞原有的「共同志向」之義。
這個稱謂的興起是緣於香港劇作家林奕華。1989年,林奕華在香港創辦了一個以同性戀為主題的影展,並將其中文名定為「香港同志影展」(電影節的英文名為「Hong Kong Lesbian and Gay Film Festival」,直譯為「香港女同性戀和男同性戀電影節」),取「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含義;1992年,他在參與台灣金馬國際影展時,又將「New Queer Cinema」譯為「新同志電影」。「同志」的用法因而在香港和台灣先後流行開來,並最終流傳到中國大陸。
中華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中收錄了「同志」指代LGBT人群的詞義。台灣和香港的政府都曾在官方場合下使用「同志」指代LGBT人群。一些中國大陸的民間組織和機構也以「同志」冠名。英文傳媒在提及「同志」一詞時通常按漢語拼音將其轉寫為「tong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