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FkdXlLM8&chdtv
葉宗洸》裝睡政府「電」不醒
2019/05/07
立法院院會7日三讀修正通過《電業法》第95條條文,配合去年底「以核養綠」公投案過關,刪除「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114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的條文。但以核養綠公投結果所反應的民意,絕非僅止於法律條文的修訂,更重要的是其「續用核電」的內涵。諷刺的是,這個號稱最願意傾聽民意的政府,完全無視主流民意的走向,執意死守非核家園政策,正把國家能源帶進瀕危的險境。
台電官網最新的「台電公司107年度電源規畫情形表」係依據經濟部108年3月4日「因應公投結果能源政策評估檢討專案報告」而制訂,但所謂的新規畫反而更凸顯政府對於供電問題的處理無方,到頭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瀕危而不自知。
公投後經過2個月的能源盤點,經濟部在今年1月底宣示現行非核政策不變,接著2月開始,政府高層即協同主事的經濟部不斷對外強調,未來絕對沒有缺電的問題,所有缺電的論述都是謠言、都是恐嚇。沒想到,台電新修訂的電源規畫表,意外戳破了府院高層有關台灣未來不缺電的謊言。
根據新的規畫,大林5號機與通霄4、5號機均「再度」進行延役,新排定的除役時間為2022年,這3部機組的總裝置容量為127.2萬瓩,對於未來2年的供電穩定至關緊要,而延役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核二1號機必須於2021年3月停止運轉,3部燃氣機組若不延役,當年夏天立刻就會缺電。
大林5號機其實是缺不缺電的指標,這部裝置容量50萬瓩的燃氣機組一開始規畫的除役時間是2018年,後來為了因應供電吃緊又調整成2019年,現在乾脆直接再延3年至2022年除役。裝置容量各38.6萬瓩的通霄4、5號機也不遑多讓,原本規畫的除役時間是2020年,現在也一併延役至2022年。
過去幾個月,政府不斷重申未來供電的備用容量率一定可以維持在15%,那麼2021年1部裝置容量98.5萬瓩的核二機組停轉,何必大張旗鼓地讓3部老舊的大小機組延役?這答案不正是「2021電很缺」嗎?台電回應說延役至2022年是為了維持15%的備用容量率,這是轉移焦點的說詞,因為預定在2022年除役的6部機組裝置容量高達200萬瓩,2022與2023年的新增裝置容量根本不足以填補此缺口,難道這兩年就不須維持15%的備用容量率嗎?可見延役解缺電是真,保有備用容量率則是煙霧彈。
為了國家的能源安全並維持未來的供電穩定與合理電價,立法院修正《電業法》只是脫離瀕危的開端,政府在大力發展再生能源之餘,更應積極規畫現役核能電廠延役與核四重啟,降低未來發電的不穩定性與成本,落實以核養綠的精神。
(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