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nior Member
|
我覺得跟家裡面是這樣看的: 我跟自己父母是沒有孝親費, 我妹跟父母也沒有.
因為大概出社會開始就自己賺錢且跟父母說你們接下來都不要給我們幫忙, 你們存給自己.
跟每個人父母什麼時候生小孩以及小孩幾歲出社會有關, 我父母大概有十年多一些.
這也跟生活分攤有關, 我住家裡少負擔房租等費用, 但也分攤了水電跟稅還有菜錢網路等.
除去父母後來又被親戚凹走2百來萬.. 他們其實還是有剩的; 而且房子依然是他們擁有.
簡單說, 出社會完全自己獨立, 雖然沒給孝親費, 但也完全沒讓父母繼續負擔到.
妹妹比較特別, 從大學起就獎學金拿到滿還可以負擔自己生活的情況, 算是提早入社會.
換句話而言, 也不反對回饋給父母, 前提是希望父母是公平的.
少提但還是提簡短, 譬如我那親戚凹女兒方來補貼自己以及未來留給兒子就是不可取.
(買2千多萬房地產登記給兒子然後哭訴生活以及房貸出力, 跟女兒還有親戚要錢)
每一個好話都有可能被利用: 那位也是說回報父母的孝親費.
有人會說這樣也可以啊! 把錢還給父母! 如果要這樣算, 他也收到超過當初付出了.
計較沒完沒了, 我希望親戚(同輩的那個女性)可以重獲人生, 但... 血親難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