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6年鄭芝龍泉州同鄉洪承疇勸降鄭芝龍,因此以海盜來襲為理由將駐軍撤離仙霞關讓滿洲清軍入閩,鄭芝龍退守泉州安平;年底滿清軍迫近安平,博洛以高官厚祿誘降,9月晉封他為泉國公,12月,鄭芝龍降清
洪承疇 福建泉州府南安縣英都(今英都鎮良山村)人
引用:
在明清歷史上,洪承疇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可以說,如果沒有洪承疇,清朝想要一統神州,幾乎是做夢,比如海上霸主鄭芝龍投降,就和洪承疇關係密切。因此,現代洪氏後人給洪承疇的評價是「開清第一功」,是非常有道理的。 改革開放之後,大家思想解放了,對洪承疇的歷史定位,有了新的理解,比如「洪承疇學術研討會」就召開過多次,談論洪承疇對大清的偉大貢獻,如今還有「洪承疇紀念園」。可以說,不少洪氏後人也以洪承疇為榮。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他們侃侃而談洪承疇對大清功績之時,有件事卻想不到,即清朝對洪承疇的態度,甚至可謂是侮辱。基本的態度是:不重要,無高位,卻要洪承疇付出全部能量,用完就將洪承疇當死狗一樣,仍在一邊。 (洪承疇紀念園) 清廷對洪承疇的侮辱態度 洪承疇在清朝經歷了皇太極、多爾袞、順治和康熙四個時期,雖然為大清的建立,可謂付出巨大,但獲得卻很渺小,甚至是一種侮辱。
(1)皇太極只是將洪承疇作為顧問而已,並未真正重用。
(2)多爾袞和順治兩人重用洪承疇,但沒讓他進入決策層。其實,整個清朝幾乎都是如此,沒幾個漢人能進決策層。
(3)1661年,順治死去,康熙繼位時,洪承疇已到古稀之年,頂著大學士的空頭銜,備受冷落,不得不奏請退休。然而,康熙僅授予洪承疇微不足道的三等輕車都尉世襲職銜。對洪承疇的功績來說,這個世襲職銜猶如侮辱一般。
(4)乾隆繼位後,清朝將洪承疇列入《貳臣傳》。
從此,清朝官方給洪承疇定性:一個小人!
為何其後人卻以此為榮? 既然清朝如此刻薄的對待洪承疇,那麼其後人為何以此為榮呢?在2015年的「隆重紀念開清重臣洪承疇誕辰414周年暨紀念園開牌儀式」上,清史專家、洪氏後人、當地官員等,紛紛出席,為洪承疇叫好。 如果只是洪氏後人為了祖先正名,讓洪承疇成為一個光鮮的偉人,那麼情有可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kzk9gap.html
|
洪承疇 鄭芝龍 辜顯榮 台南長老教會 一脈相承 === 愛開城門
滿清 能順利統治中國 全靠三腳仔 閩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