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Jo Jo Chin
*停權中*
 
Jo Jo Chi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98
丁守中之前怎麼說


丁守中粉絲團
2014年3月9日 ·

本人反核四 立場堅定

本人過去是支持核電的,但會變成反核四,根本的改變還是與福島事件有關。具體的理由有以下幾點:
1,2011年二月德國政府請了臺灣好幾位部會首長,三位立委(我是其中之一)及幾位研究機構的院長、所長一同去考察德國再生能源。當時德國政府在給我們做簡報時仍堅持核能是乾淨與安全的能源,德國核電廠都要延役十五年。但福島事件後,德國政府徹底改變,認為人類有限的科學數據,無法臆測億萬年的地球,核電的風險管控成本太高。同時也提醒我們臺灣同在環太平洋火山帶,台灣還是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交錯隆起地形,核電廠都在海邊的更大風險。
2,福島事件後,我開始關心核電,收集了大量資料,更瞭解核四廠從十多年前,陳水扁宣佈停工毀約後種下禍因,廠商解約,工程團隊解散。後雖復工,但因民進黨執政時期反核不重視品質,國民黨執政又拼命趕工,毫無工程紀律,三級品管形同崩潰,零組件過保固期,沒有系統整合商,任意變更設計,原廠不認証,核四工程缺失弊案不斷,與核一、二、三廠整廠統包建廠狀況完全不同。
3,據聯合國原子能總署規定,尤其福島事件後,核能監督單位都應提升位階且超然獨立。並規範核能監督單位與使用單位應明確分際,不存在經濟與政治影響關係。但臺灣卻是在行政院組織改造中,反而降低核能監督單位的位階。更荒謬的是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下的核研所最大的經費計畫支助者就是台電公司,拿人的手短,如何有效監督核安?
4、看看交通部Etag及內政部新戶政系統的出包,政府事前都號稱做過壓力測試,但事後証明,政府的執行與保證上仍有太多出錯的空間。核四廠方圓三、四十公里範圍內有五百萬人口,發生核災要往那去疏散?畢竟我們只有一個台北!
5、美國有兩個原設計為核電廠的俄亥俄州的Zimmer電廠及密西根州的MidIand電廠,一個完工了95%,另一個完工了87%,但都因工程品質問題,最後改成火力電廠及氣電共生廠,既避免了核災風險,又不浪費電廠原有投資。核四也可考慮如此改造。
舊 2019-03-28, 10:50 AM #54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o Jo Chi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