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EAC212
TExz_s63qss
我之前很仔細的依照塑膠編號 1234567 分類分好拿去資源回收場,
回收廠的人跟我說不是那樣分,
回收廠是分普通塑膠、塑膠瓶、保特瓶,這樣子而已,
甚至近幾年塑膠瓶和保特瓶也混一起了。
現在比對這影片裡講的"怕分類會混淆"....嗯.......
就覺得資源回收真的只是口號. 
|
不外就是使用者付費
公部門對老百姓撈錢方式之一
https://e-info.org.tw/node/209093
潘振康:台灣家戶廚餘六成進焚化爐 日本靠家戶處理提升再利用率
2017年12月21日上稿編輯: 林昕慧
作者:潘振康
行政院從 2001年開始,以輔助形式推行「生廚餘堆肥,熟廚餘養豬」的家戶廚餘再利用方針。暫且不深究再利用的現況,台灣民眾每年產出約 195萬公噸的廚餘,約佔廢棄�**`量的 27.5%;而實際取樣推估,被納入環保署回收計劃中的廚餘僅其中約 72萬公噸,或佔廚餘總量的 36.9%,回收成效並不盡理想。
進一步探究廚餘的去向。 2014年,就有近 120萬公噸,或佔總量 61.50%的廚餘被送入焚化爐焚毀;約52萬公噸,或佔總量 26.37%的廚餘被用作豬隻飼料;而被作堆肥用的廚餘,僅佔廚餘總量的 10.47%,或約 21萬公噸。由此可見,全台被實際投入再利用的廚餘數量其實僅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