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LYFLY4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
引用:
作者dusheng
個人先說明一下,若干年前,原本微軟作128編碼時已經把各國各族文字"想辦法"納入.
結果"好像"不太夠才有後來的256,然後我也沒再追了!所以不清楚有沒有成功!
只是您說的要全漢字體系,那是否日文韓文也要納入?
又要如何交叉運用表現同文不同意的問題?比如:勉強在中文是不樂意,日文是用功?
(有點忘記意思,反正日語韓語跟中文意思不同的同名詞很多啦!)
如果是這樣難度可能太高,真的是大數據AI等級才玩得起呀!
光漢字就這樣,他還要搞其他國甚至古語,因為語音助手也要進化!
那漫畫裡的超級電腦管理人類生活就實現了耶!
只能默默支持了!我還蠻不期望這一天到來的!
陪長輩去復健科,看了這麼多,我覺得人就是動物,乖乖的走乖乖的動,
放山雞就是比飼料雞健康!


我會用「正體中文」這個詞彙意思就是,在「底層」完全不思考也不去管 日文漢字 韓文漢字 中共規範的簡化字/繁體字 香港粵語白話字 越南喃字 (甚至unicode最新版所納入的 「美國漢字」)的存在,完全無視! 只管 正體中文漢字 而已,當然進入「系統的上層」之後(或著說,從終端機模式進入圖形介面「之後」)才開始做有容乃大的相容。
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想法? 就是跟"ASCII"學的嘛!
當然我會有心理準備,我這套想法(其實我也不是第一個這樣想的,也是很多年前參考了中研院的期刊文章,和臺灣民間興趣研究類型的「動態組字」,才開始累積相關概念的)會被某些進階電腦玩家一陣酸就是了!
然而根據過往的臺灣在地網路次文化討論串閱讀經驗,如果今天跟我有同樣概念論述的是「藏文」「阿拉伯文」、「日文五十音」等等各自的母文字使用者,他們用原文發表類似中研院期刊的概念文章,然後被臺灣熱心的人翻譯之後,臺灣在地的網路討論串「一定會出現」「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類型論述,然後例如說,哇賽!這個世界在二進位硬體之上,有全新的系統軟體底層概念出現了(還是完全無視英文字母的),準備要脫離美國掌控了云云,然後掀起一波熱烈的網路討論。
臺灣就是有這種「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討論文化,前一段日子的一則新聞範例,
有位美國白人,對於研究「甲骨文」非常有興趣,花費掉他個人的人生積蓄,來研究甲骨文並建立甲骨文資料庫網站,然後新聞下發的讀者留言討論串,把這位美國白人捧得跟什麼似的,再然後反批臺灣自己卻都沒有研究出像樣的東西。
我去看了這位美國白人號稱自費建立的甲骨文研究網站,我覺得真的只是「還好而已」,臺灣「早就有」做「甲骨文」研究了,做的都比美國白人的網站「還要更好」,
就是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的漢字構形資料庫專案的其中一部分。
中研院的漢字構形資料庫單機版,甚至可以透過一些文書處理操作小技巧把甲骨文的字形檔挖出來再利用!比美國白人網站上只是看一堆圖片檔還要實用多了,該單機版軟體也有英文版的。臺灣在地一堆網路鄉民「不知道」臺灣早就存在的研究專案,只會一窩蜂地看了新聞之後跟著捧老外!
舊 2019-03-06, 10:01 P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LYFLY4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