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Melia1830 
我也不知道當初人民是怎麼縱容政府和建商勾結一步步走到這樣,只是覺得這個爛政策,不改也不是沒救,就是想辦法讓自己能夠聰明買屋這樣
 | 
	
 
其實和政府沒有多大關係, 因為政府只能站在人民的角度, 制定住的最基本條件. 
我拿一個例子和你說你就知道了.
我小時後, 建商賣的停車位爭議很多, 上新聞最多, 因為建商為了最大賺錢化, 車位
能劃多小就多小, 導至很多人停不下去, 向政府請願和法律訴訟, 就因為這樣, 後來
政府就將建築法規加上車位大小, 避免不良建商亂畫奇怪車位. 我們的法規就是這
樣一點一滴在補強中, 921 大地震也是. 所以如果沒有這些規定, 我看建商一定會
把房子蓋的密密麻麻, 蓋好蓋滿, 室內能劃多大就多大, 管你 20 幾樓有多少人, 
一個電梯就夠了. 我有時會去一些舊大樓停車, 有些車道真是小到誇張, 或B1到B2
車道能多短就有多短, 有一次我還不敢開下去, 怕卡住.
然後台灣建商也不是吃素的, 國外建商可能就老老實實的蓋和賣, 台灣人就開始鑽
露洞, 你有規定這些住的基本條件, 但沒規定我怎麼賣, 那我就編個名目向使用者收
錢, 更糟的是, 台灣人都很老實, 聽到 "使用者付費", 公設當然要收錢, 也就接收了
台灣人真的很奇怪, 只要有人丟出 "使用者付費" 不管前因後果, 就是都會高 潮
政府唯一有錯的就是, 就算輪替二次, 都沒有一個敢跳出來改實坪制, 這才造就台灣
機乎在世界上唯一的花錢買公設比. (因為你無法算公設比, 你買房後, 你家當然可以
自己算幾坪, 公設你無法也沒那心力去算整棟, 所以公設比機乎都是建商說多少就算
多少).
我還沒說, 國外算實坪是你住的牆內開始算, 台灣可是從外牆算, 就算你住不到, 能
多偷就多偷, 能向你多收錢就多收錢, 比無良建商, 台灣應該可以算前幾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