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elia1830
其實主要是靠教育,不提書紙成本,光教育就是很花錢的
中國的教育被中央壟斷,全國人唸書只為了科舉,只要讀四書五經。歐洲基本是被教會壟斷,不過還有遍佈各地的大學,內容承襲希臘主流,醫學法學,比中國文化思想多樣化多了
所以教會權威基本上是被那些只想追求真理不怕犧牲性命的人們動搖的吧,像清朝統治是被反清志士們動搖的一樣,不然難道靠那些沒唸書,世界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只會附和白蓮教的廣大無知老百姓們嗎⋯⋯
|
教育包括了各種成本,不是只有演講好吧,文藝復興的時代為何跟造紙、印刷傳入西方時間高度重疊不是沒原因的,因為大幅降低了知識傳播的成本。
還有,你指責中國古代教育被掌握在政府手中,那西方也一樣全都掌握在教會手中,還有,你好像誤會了什麼,歐洲什麼時候開始推廣國民教育的?是到十九世紀的普魯士王國才開始的好吧。
中國古代書院極多,大多是私人的,官方類似的國子院等,都是考上類似童生才開始能念的,之前的基礎教育多是族學。
中國古代的問題不在缺乏教育,科舉制度說穿了其實就是現在的公務員考試,西方的公務員考試自己去找找什麼時候才有的。
回到我的問題,知識傳播需要大量成本,無形的有形的都有,如果沒有廉價的造紙、印刷,光靠嘴砲的話,歐洲也不至於希臘之後到造紙傳入之前快兩千年沒長進,造紙跟印刷技術也輪不到中國發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