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ys070
宋朝前五代十國就亂七八糟
宋開國和頭幾個皇帝也比較有腦,知道要穩固根基不能只靠武力高壓統治
知道發展商業,然後科舉制大舉向民間徵才,百姓地位也因此提升
階級制度因為百姓進入體系就比較沒那樣明顯
然後碰到災難或暴動就招安,還會開倉救濟
還有募兵制 ...碰到這些情況就徵人,把一些青壯百姓招到軍裡管
宋朝另一個現象就是沒有被大規模起義要推翻政權
暴動幾乎都是生活不好過,然後政府就會玩上述把戲安撫
|
中國史要連貫著看,否則會有矛盾。
宋朝之前,人倫綱常敗壞,不說亂倫這種事了,下屬動輒背信棄義反叛、累行篡逆,如果只是高層的變動也就算了,但這些乖張行為往往伴隨大肆的殺戮,遭殃的還是老百姓。
宋代興儒不是沒原因的,其實就是為了秩序,只是明朝走偏了,矯枉過正,才會變成禮教殺人。
有人批理儒的朱熹,但朱熹自己本身的主張其實並沒有那麼偏頗,宋朝武將很少像唐朝那樣毫無節操的,跟新理儒的提倡不無關係。
明代朱元璋也是歷代少有的草根皇帝,跟劉邦一樣都是混出來的,趙匡胤雖然也是平民出身,但他卻是從軍中歷練上位的,而且也經歷過政治上的風雨篡位,眼界其實要高的多。
朱元璋的問題是仇官、仇商、仇富,影響所及,連現在的華人都免不了,當官的一定要清廉如海瑞,明朝當官薪水又是有名的苛,新加坡那種高薪養廉的觀念,才是真正的例外。
只不過,有人說明朝跟清朝一樣也禁海,但其實骨子裡是完全不一樣的,明朝即使到末年,也仍然引進西方傳教士傳來的武器、科技知識,而且明朝禁海根本禁假的,倒逼出一堆一面海商、一面海盜的人出來。
宋代平民崛起,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唐代世家門閥的解體,科舉制度其實就是針對世家門閥在人才上的壟斷而被大力提倡的。
世家門閥體系的崩潰,讓宋得到了最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