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Nubra
這問題很簡單,不知道為啥可以吵這麼久
2.站在重要資料的資安"預防"的立場,華為一定是相對需要提防的企業
通訊巨頭+共產集權國為最大股東+世界第二大國+內部財務都不透明+
連上市接受檢驗都不敢? OPPO、小米、VIVO都沒華為這樣危險
|
Matrox和Dell應該是世界上也很危險的廠商, 因為股票沒有上市, 內部財務不透明, 連上市接受檢驗都不敢
台灣的長春化工應該也是恐怖分子等級的廠商, 股票也不太上市流通
老實說, 在我的經驗中, 不上市的公司才是真正有guts的
不能靠印股票換鈔票來幹, 只能實打實的賺錢(話說A股先前一直吃土就是因為印股票換鈔票玩得很開心, 現在這條路被封起來以後有正常一點)
要是這麼好賺, 為什麼要分給各位來賺一筆?
--
說到資訊透明
實際上, 華為有發海外債, 這點就表示他必須經過三大信評之一來評估, 才能夠決定債的利率
說完全沒有資訊透明......老實說, 應該是說不太過去(有沒有兩本帳? 這不好說, 不過誰沒有)
如果華為的債沒有經過三大信評給予評級, 基本上也不會有人買
給過評級, 表示至少會計師沒有給予"保留意見", 且財務報表兜得起來
有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信用評等是怎麼給出的, 了解一下真實世界是怎麼運作, 三大信評很關鍵, 而大陸停牌大公信評實際上也是有理由的(也不是什麼暗黑理由, 基本上大公信評應該是為黨喉舌, 但是搞出個評級越來越高, 爆炸廠商卻越來越多應該也是說不過去就被幹掉了, 但是有時候大公信評的某些觀點倒是很值得看, 眼看著老美要提前結束縮表, 搞不好還得搞QE......)
華為現在踩到的地雷就是中國製造2025, 要說和國安問題相關? 當然是有關
如果中國的產業鏈可以從上到下連成一片, 那西方世界要踩進去就沒得玩, 連制裁都沒用(假設阿陸可以自給自足晶片產業, 加上現在有所突破的基礎材料部分, 可以預見的是, 即使他家關起門來當北韓玩模擬城市都可以玩幾十年.....人口基數夠多, 搭配上資源可以自給自足,且科技有一定程度, 某些方面而言會是很討厭的對手)
剩下的幹話就不多說, 僅討論技術與金融上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