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講義 蔣渭水
現症:道德頹廢,人心澆漓,物慾旺盛,精神生活貧瘠,風俗醜陋,迷信深固,頑迷不悟,枉顧衛生,智慮淺薄,不知永久大計,只圖眼前小利,墮落怠惰,腐敗、卑屈、怠慢、虛榮、寡廉鮮恥、四肢倦怠、惰氣滿滿、意氣消沉,了無生氣。
診斷:
世界文化的低能兒。
早在日本時代,1938年宮崎直勝(新竹州中壢郡郡守)就批評台灣民俗宗教說:「台灣人寺廟信仰的水準低度迷信,淫祀、邪教難以區分,從而阻礙台灣文化的發展。寺廟信仰明顯系利已信仰,無法產生舍小我而就大義的國民思想與社會公共思想。」
1901年伊能嘉矩追溯這些信仰到福建原鄉:
台灣島人是由中國以迷信著稱的漳泉地方移民而來。在重洋隔波之海島開化進度緩慢,因而加深迷信之界限。」漳泉移民來台已經三、四百年,但是大多數台灣人顯然仍然停留在「民智未開」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