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kamuy
這整篇要吐槽的東西太多了
因為需要吐槽的地方太多了,那就吐槽天罷
並不是
不確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學的基本公設
你無法從任何更基本的公設推導出
你這個說法,是量力一開始發展的時候 當時的看法跟概念
也就是觀察者效應
但以現在主流物理系畢業的學生的角度來看,不確定性原理是自然本身的極限
也是量子力學本質的表現
就算假設人類有辦法設計出一套不會擾動系統的方式,測量出某個量值
不確定性原理也依然存在
量子力學「並沒有說」不存在小於普朗克長度的東西
「也沒有說」人類永遠沒有能力去測量小於普朗克長度的東西
只不過,若你仔細去看量子力學的幾個公設
就能得出一個「存在」本身的位置與動量具有不確定性
以及隨時間演化之後
我們可以得到一個觀察量,而這個觀察量與它的波函數有關
所以量力只是說,如果量子力學為...
|
你這篇才是要吐槽的地方太多。
普朗克長度就出自於實驗的測量極限(精確說是假想中可能達到的極限),這是不可爭議的事實。建議你不如去google普朗克長度的意義。
量子力學把這個不確定性的極限視為大自然的基本原則,也就是量子力學的公設,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還因此和波耳有一番爭論。但這不是重點,量子力學的公設,不一定就是大自然正確的原則。
在量子力學下,人類是不可能測量小於普朗克長度的長度。什麼公設不公設,都是基於不確定性來的。也就是「實驗極限是因 -> 公設是果」,量子力學的極限就是到普朗克長度。小於普朗克長度,就超出量子力學的範圍。什麼學生看法,那就不知要說什麼了。公式背太多,結果最基本的意義都忘了?
如果量子力學是對的,那當然自然界的單位極限,就是普朗克長度。如果量子力學不完全正確,那普朗克長度之下,就還有另一片天地。
還有我並沒有說不確定性原理會有可能因為人類科技進步而不存在,所以整篇我實在不知你要吐槽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