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mount2.0
為什麼大多數都選用磚造??
為什麼不使用鋼構?? 是價格問題嗎?? (價差會很大嗎??)
|
首先,現在已經沒有純磚造,就連加強磚造都很少見。
所謂磚造,是沒有主要結構,外牆是由磚砌的承重牆來支撐,所以外牆總是1B磚。(舊時鄉村一層樓那種...)
所謂加強磚造指的是有混凝土柱與樓版,磚牆砌好之後一次澆灌混凝土結構體。(最高兩層樓)
舊式的公寓多採混凝土結構,外牆與隔間牆是樑柱結構完成之後再另外砌磚,通常三至四層樓高。(這種不是加強磚造)
=========
鋼構最大的優勢就是工期短、自重輕,同樓層建築時樑柱會比混凝土構造小,且隨著樓層數愈多差異愈大。
因為結構計算方式不一樣,會造成混凝土構造實質可用的樓地板面積少很多...
而鋼構最大的問題就是隔音、保溫,因此以前鋼構多用在高層辦公大樓上。
若是矮樓層又必須施作複式壁、中空地板來維持居住品質,造價上反而比較貴。
引用:
|
作者mount2.0
如使用鋼構, 1~3樓的地板一樣用水泥澆灌嗎? 外牆用裝潢板後, 是不是直接用矽酸鈣板? 中間有什麼可補強並加強隔音的??
|
純鋼構的建築會有防火的問題,通常還需要另外再作防火披覆...
鋼骨柱不一定接鋼骨樑與鋼承板,但是銜接上很多問題需要處理...
如果非要改鋼筋混凝土樓版,最後多半會全部變成鋼骨鋼筋混凝土。
一般來說住宅外牆通常會是濕式灌漿牆。
同樣是輕鋼架構造,用的是纖維水泥板,中間採用樹脂灌漿材。
再者,鋼構造與混凝土構造在工序工法上差異很大...
鋼構的立管只能走管道間,橫管要嘛走樑下,不然就是一定要事先補強開孔。
鋼構造前期的規劃要非常精準,因為施工錯誤也不用煩惱補救問題...
鋼構造多半都是採用乾式施工,遇到有水的部分很容易會出問題...
且為了施工快速、造價便宜,規劃上盡可能簡單明瞭、純直線配置。
像浴廁降版、鋪面材質厚度不同卻又要無障礙的...只有不斷犧牲樓層高度來換。
當然也不是非要這樣,只是施工規劃能力要很強且總價會貴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