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熊騎士
飼養量大才有機會在密集的區域中傳播和感染
另外育種可能也有關係
為了找出好吃、能夠快速長大、活動力不要太高方便飼養
可能免疫力的基因就沒有那麼好
其實現在能吃到的物種比以前少很多
例如吃的雞大部分就是育種出來的肉雞
可是以前人類飼養的雞有十幾種
甚至有些以前的作物物種已經頻臨絕種
|
非洲豬瘟病毒最早是在非洲的疣豬和非洲野豬身上被發現的,
這種病毒對年輕的豬有極高的致病率和致死率,但年紀較大的豬
則對病毒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這種情形很像人類對腸病毒的反應,
腸病毒對人類嬰幼兒有極高的致病率,重症患者也有很高的死亡率,
可是成人對腸病毒幾乎免疫,一般成人感染了症狀也很輕微。
人類大量飼養的食用豬隻除了育種用的種豬外,幾乎很少養超過一年,
也就是養豬場裡幾乎都是對非洲豬瘟沒有抵抗力的年幼豬群。
非洲豬瘟在非洲沒有大流行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地理與人文的限制,
人口較多的非洲北半部幾乎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地區,穆斯林不吃豬肉,
所非洲豬瘟病毒要在北非靠人類的養豬業傳播還蠻難的。
從地理條件來看,非洲野豬和疣豬則只能生存在草原和叢林等地區,
而北非有廣大的撒哈拉沙漠橫貫,形成了阻擋非洲豬瘟散播的天然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