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沒問題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15
文章: 210
引用:
作者salfonxman
大將軍被打臉時的老症頭顧左右而言他又發作了

在"對中國的戰爭沒花一塊日本錢"這句話上,大將軍在#477自打臉

#474大將軍自己的"事實上就是沒花日本一毛錢啊…"也在#477自打臉

大將軍跟那個只能敲敲邊鼓的到底要自打臉幾次?


日本於1936開始擴編,是為了之後的太平洋戰爭做準備。

我們就來看一下當年日本在東北的經濟成長。
引用:
作者大紀元
1937年7月7日,日軍進攻北平,拉開了全面侵華的序幕。當時,日軍憑藉著其背後強大的軍事工業以及遠超出中國軍隊的裝備,叫囂著「三個月滅亡中國」。對此,歐美國家也對中國抗戰持悲觀態度,認為國民政府無法抵禦日軍的進攻,抗戰很快會失敗。

侵華日軍的狂妄和歐美國家的態度似乎並無道理。因為無論是從國力還是軍力上,日本均佔據著絕對的優勢。當時日本國內用於發展軍事工業的支出高達70億日元,而日本政府也採取各種措施加強對國民經濟的管制,使之為戰爭服務。

此外,1931年「九一八」事變佔領整個東北後,大規模掠奪東北豐富的資源,這也為日本的經濟和軍事發展提供了更強有力的保障,也使日本很快走出了經濟危機。1931年至1937年,日本工業增長的平均速度達9.9%,是歐美國家中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1937 年,日本產鋼580萬噸、生鐵239萬噸、石油169萬噸、水泥611萬噸,發電量303萬千瓦,工業總產值已經接近60億美元,占國民經濟的80%,並躍升為工業強國。

三十年代後期,日本武器裝備的生產能力達到了年產飛機1580架、大口徑炮744門、坦克330輛、汽車9500餘輛的水平,造船能力為40餘萬噸,造艦能力為5萬噸。至於步兵輕武器及小口徑火炮等的年生產量,完全可以滿足進行大規模戰爭時的年需要量。


日本用了存款戶的錢佔領東北。之後為了面對太平洋戰爭,全面增加軍費。
從1937到1942,日本的軍費擴大已經跟各地銀行無關,因為絕對還不起,當然要用日本銀行自已的日本圓去打。
所以日本人是要拿你的雞排去還各地銀行存款戶的損失嗎?

你大概以為日本人都是行光合作用的天兵吧。
舊 2018-12-13, 08:52 PM #48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沒問題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