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我沒有很喜歡Melo,但他也沒那麼不堪。任何一個球星,只要生涯夠長,都可剪出一堆打鐵低光。
|
這我知道,但我至少提供了他關鍵時刻打鐵的影片,一般來說,如果出手不進,但裁判有響哨,那該次投籃並不會影響到投籃命中率的高低,提投籃命中率沒意義。
所以
假使裁判真的有在關鍵時刻偏攻方的想法,那我想以Melo常常用跳投操刀絕殺的作為,你應該要能夠找出他跳投絕殺失手,但裁判有響哨,讓他用罰球贏下比賽的影片吧,用跳投買犯不是可以嗎?
不然若連Melo靠罰球致勝的高光影片,一個兩個都找不出來的話,那不就說明聯盟裁判沒刻意偏攻方的想法,因為Melo本身就是個很沒有球星哨的球員(沒裁判緣),若連他都能得到所謂的攻方優惠,那說明NBA裁判的確是普遍有偏攻方的想法,特別是指最後一擊的時刻。
當初R.Miller那個推人動作,當時的他,已經是個溜馬隊當家球星了,不是什麼菜鳥或一般球員,拿來當偏坦攻方的印象並不適合,Jordan推Russell那球也是,他們會沒被響哨,並不能排除球星哨護體的可能性,要舉例就要找像Melo這種沒裁判緣的球星或是一般球員投最後一擊的時候,不然最後一擊裁判偏攻方,這想法豈不是流於偏頗。
此外,籃球的球權轉換是很快速的,若甲方正準備操刀最後一擊(比賽時間剩10秒左右),結果一個不小心,自己運球失誤掉球,造成球落入乙方手中,反讓乙方握有最後一擊的機會,若裁判打從一開始就要偏甲方,那這時候裁判腦袋豈不是要迅速切換,改為我要偏乙方?
那這不是多此一舉,給自己找麻煩,裁判到底有何意義要去偏袒掌握最後一波球權的攻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