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xxdm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1
戴潮春,表字萬生,祖籍中國福建漳州府龍溪縣,原為臺灣清治時期四張犁(今台中市北屯區)一帶的地主,曾擔任北路協稿書等職務,但因被長官勒索未果,而被辭退職位,並繼承兄長的堂主地位,以及其所成立輪祀土地神的「土地公會」和鄉勇團練「八卦會」,同時加以擴張成為天地會的分支,同時協助官府緝捕盜匪而得到官方認同,使其成為戴家擁有的私人武力
戴潮春因身為地主,家境十分優渥。1861年,戴潮春所在地的彰化縣知縣高廷鏡委由戴潮春組織鄉勇,以遏止當地盜匪。戴潮春藉以發展天地會組織,不到數月,團練人數擴充至十餘萬人,為了避免官府注意,改稱八卦會。

浸水莊的地主施九緞因在江湖上久有「公道大王」之花名,在鄉民的邀請下,出面主持「公道」,並以神靈託夢為由,率領數百人打著「索焚帳單」的口號,插著「官激民變」的大旗前往縣城。

引用:
早期台北盆地因無任何高樓大廈,晚上在泉州人所建的艋舺龍山寺,可以遠遠看到現在中和市石壁湖山慈雲岩裡的燈火,泉州人認為這樣會破壞風水,屢次將慈雲岩破壞,漳州人不服輸,也多次重建廟宇,後來為了佛寺安全,才由板橋林家的林國芳將神像迎接到板橋供奉。另外,當時每到初一、十五,芝山巖惠濟宮一點燈,台北艋舺泉州人的聚落就會失火。由於頻頻失火,泉州人便在艋舺的龍山寺前挖一個大水塘以做為鎮懾之用,但似乎沒有效,因此漳泉兩籍人士結怨日深。 到了清咸豐3年,大台北地區陸續出現大規模的漳泉械鬥事件,雙方常常一言不和,就要拼個你死我活。清廷官方無心也無力調停,因此漳泉長期械鬥持續了六年之久。清咸豐九年(西元1859年),大台北地區大械鬥再度爆發,咸豐九年七月,以艋舺之泉州人為首滬尾黃龍安(黃阿蘭)率艋舺、新莊、坪頂、和尚洲、港仔墘、溪洲、加蚋仔各街莊泉人豪勇三千餘人攻漳州人大本營枋橋林本源家族。械鬥之日,枋寮街(中和)發生大火,以致港仔嘴(板橋埔墘)、瓦窯(今中,永和交界處)及加蚋仔(今台北西園,東園)等莊,均付之一炬。其後,枋橋之漳人聚眾反攻泉人,械鬥禍及芝蘭(今士林)二堡,房屋被毀,村裡成為廢墟,戰事之慘烈及犧牲人數之最。
舊 2018-10-29, 12:13 A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xdm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