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xxdm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1
宮廟會變成這樣PTT說外省人害的
https://www.ptt.cc/bbs/PublicIssue/...5505.A.E4D.html

閩人好鬼、淫祀惑眾:話說台灣民俗宗教源頭
本文濃縮自筆者尚未出版的《廟簷下的沉思:台灣民俗宗教回顧與現狀、前瞻》第八講。

引用:
何謂***祀?祭祀不恰當的神,稱為***祀。《禮記》〈曲禮〉謂:「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祀。淫祀無福。」滿清翰林院編修孫希旦解釋:「非所祭而祭之,謂非所當祭之鬼而祭之也。淫祀本以求福,不知***昏之鬼不能造福人。」在唐山,福建人最喜歡拜鬼神,且舉兩份資料如下:《八閩通志》卷五十八祠廟評道:「閩俗好巫尚鬼。祠廟寄閭閻山野,在在有之。」1871年陳壽祺《重纂福建通志》評道:「閩人好鬼,習俗相沿,而***祀惑眾」。大多數台灣人承襲閩人基因遺傳,淫祀惑眾、好巫尚鬼,可謂其來有自。 早在日本時代,1938年宮崎直勝(新竹州中壢郡郡守)就批評台灣民俗宗教說:「台灣人寺廟信仰的水準低度迷信,淫祀、邪教難以區分,從而阻礙台灣文化的發展。寺廟信仰明顯系利已信仰,無法產生舍小我而就大義的國民思想與社會公共思想。」 1901年伊能嘉矩追溯這些信仰到福建原鄉:「台灣島人是由中國以迷信著稱的漳泉地方移民而來。在重洋隔波之海島開化進度緩慢,因而加深迷信之界限。」漳泉移民來台已經三、四百年,但是大多數台灣人顯然仍然停留在「民智未開」狀態。

蔣渭水
父親蔣鴻彰在宜蘭城隍廟以命相維生,所以蔣渭水自幼熟悉臺灣民間信仰,他小時也做過乩童。
臨床講義
現症 : 道德敗壞、人心刻薄、物質欲極強、缺乏精神生活、風俗醜陋、極度迷信、深思不遠、缺乏講衛生、墮落怠忽、腐敗、卑屈、怠慢、只會爭眼前小利益、智力淺薄,不知立永久大計、虛榮、恬不知恥、四肢倦怠、惰性滿滿、意氣消失、完全無朝氣。
臨床講義分析
二. 改善陋習 : 「我們台灣是有幾種很敗俗傷風,勞神費財的惡習,是我諸同胞要從消極方面去破除的,如燒金紙、吸阿片、祈安請醮、補運謝神,以及聘金婚葬之奢靡…等,這種種的陋風惡習,應該要迅速去破除節省,須知祈安、請醮、補運、謝神、燒金紙之事是古時野蠻人的習慣,是無意識的人的迷信,在這科學文明的世界,那種的事情,斷沒有存在的餘地了。而阿片的毒害不用我說,大家明明白白的。至於婚葬聘金的事件,也要大大的改良,的確不應這樣浪費的! 同胞們呵!請你快一點起來!努力地去實行改廢。」
三. 破除迷信:「人得了病的時候,請醫生下藥是當然的事。然而有許多迷信家卻不如此做,偏要問卜求神。我們的社會上還有許多這樣的愚民,因此自然也常常有為這斷送了性命的,這是多麼令人傷心的事? 然而為何還有許多愚民不肯棄掉這種可怕的事呢?難道他們就不惜生命麼?這可不是如此說法,那是因為世上有許多誤以為問卜求神而病得癒的人啦。這種誤會在貽害於社會不少,故我們不可不說穿,以警醒迷信家。」

五. 文運復興:歐洲人在四五百年前文運復興時代,才得到「人的發現」,發現人是人,不是人的奴隸,不是偶像的愚弄物。台灣的文化運動有如歐洲的文藝復興,胡適的白話文運動和新文化運動。
蔣渭水在他母親逝世時一九二九年九月的出殯以身作則,打破迷信,革除陋習。他在台灣民報刊登一則訃聞,其內容無「禍延妣考」、「匍匐奔喪」、「泣血稽首」、「不孝子」等傳統的字眼,這則廣告取代了傳統的發訃聞,墓地的選擇不用地理師,對親友的金銀紙燭、花車、牲禮等等,一律辭退。又以二萬張宣傳單取代放銀紙,沿途分發,宣傳單是由「台北維新會」印製,其內容是:
「打破妄從迷信,排除守舊陋習。
破除日師堪輿選擇,反對僧尼道士誦經。
排斥做功德、糊靈厝;反對燒銀紙、還庫錢。
排斥燒轎乞水,廢止弔祭做旬。
革去點主祀后土,破除誥封提銘旌。
廢除無意義牽調啼笑,反對多喧嘩鑼鼓吹。」

1920年代文化協會反普渡、反迷信。
蔣渭水是外省人蔣志清的弟弟 國民政府走狗抹黑台灣民俗文化(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市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01年伊能嘉矩追溯這些信仰到福建原鄉:「台灣島人是由中國以迷信著稱的漳泉地方移民而來。在重洋隔波之海島開化進度緩慢,因而加深迷信之界限。」漳泉移民來台已經三、四百年,但是大多數台灣人顯然仍然停留在「民智未開」狀態。」
伊能嘉矩是外省人石岡一郎客兄!!!醜化台灣民俗文化!!!
 
舊 2018-10-28, 10:58 P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xdm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