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把市區捷運和鐵路運輸混在一起講的
台灣的確是補貼捷運很多,因為捷運建設相對先進國家很是落後,汽機車的密度才會這麼高
台鐵沒辦法取代捷運功能才又需要花大筆錢興建。什麼都是錢錢錢,台鐵又不漲價又背負幾十年的人事包袱,才會改革困難。又不是有了台鐵到處就不用蓋捷運了
我就說台鐵那麼萬能,那上千億負債幹嘛政府不全扛一筆打消算了?因為什麼都是負債啊,地方債台鐵債年金債...也沒人想多繳稅,錢從哪裡來
廉航興起,歐洲人長程移動的確很多人改搭飛機,短程的話來去機場還是太麻煩。選擇多人民自己就會找省錢的方式,各種交通方式自己也要想辦法營運更有效率來吸引人搭乘,而不要只想靠政府補助不是嗎
引用:
|
作者sutl
我講了歐美英日,然後你只講美國地廣人稀...
紐約/倫敦/東京的人口密集度都遠高於台北,只要把建設成本算下去,這些大都會的地鐵都是賠錢的。
私人鐵路賺錢的時代,是汽車尚未普及的時代,汽車普及之後,鐵路就沒有經濟競爭力了,更不用說民航機普及之後。
不過只靠汽車跟飛機也不行,看加州塞車的嚴重情況就可以知道。
軌道運輸在現代的功能是紓解道路車流,像台北在捷運建設前後,道路的平均車速就差非常多。
要吸引用路人轉移到軌道,票價一定要便宜,所以軌道賠錢是必然的。
這就像飛機票價2000,高鐵票價5000,那大家肯定坐飛機不坐高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