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nior Member
|
剛好今天有空, 這主題我想到由外國人的眼中是怎麼看台灣的現況.
也是剛好符合最近討論工作的內容, 其實新的也不困難, 比較繁雜些.
很基本的, 一句話: "短期內先衰退一半." (當然這主要講我們的產業)
但簡單的說就是與鄰居交惡的後果.
而且自己內部還越搞越糟, 看起來像是無心經營的企業, 只是.. 咳咳咳.
那回到自身, 像我是第二次人生職涯衝刺, 基本上困難度就不小了.
不是超級厲害的, 可以在困境中破冰而出的類型, 那個已經是超級菁英.
只是有能力可以乘風而行, 像之前短時間內快速累積.
可惜, 他媽的現在是逆風!
少子化, 什麼大結構, 其實都是真的, 但還遠遠不用等到那些問題爆發.
現在的快速負債模式就夠所有"居民"喝一壺了, 負債有利息要償還的啊!
說穿了這等同之前親戚的問題, 我得一起背, 原理一樣的.
如果賺到了, 是他自己爽; 但要付出的(還不是失敗喔), 卻是所有人一起.
這些負債換來什麼? 比較好的產業環境(沒有), 比較好的生活品質(沒有).
這兩個沒有, 那你要文化, 要美術, 要客家, 要觀光, 要運動會, 要博覽會?
說穿了4個字: 本末倒置.
喔, 交通是要增加啦, 大眾運輸耶, 去屏東.. (看看那機場)
而這些依靠負債建立了以後, 要持續以負債來維持.
當然也要面對處理, 以前地區型還有些藉口, 現在全國型, 不需要藉口.
每個"居民/個體或群體"都是逃不掉的, 不然錢從哪裡來? 政府不會賺錢.
差別只在於要溫水煮青蛙慢慢來, 還是大火快炒.
而你說可以靠X主的選X制度來解決, 那你就錯估人性, 不了解華人的根本.
前人開一個金源或多了一個職位, 頂多就是換人上去坐, 不會刪掉的, 別傻.
大家都是"學有利的," 而不是學那些可以讓他人/整體都比較好的.
很多東西, 一開始踏錯, 後面就步步錯, 越補越大洞.
工作上如此, 至少案子有完結的一天; 如果是沒有完結的一天的組織呢?
曉得了嗎? 這就是華人的本質, 跟什麼主義, 什麼制度, 沒有關係.
華人在君子獨悠然, 距離產生美感, 相交淡如水, 種種都在講"不是團體情況."
這樣發言, 肯定會被貼不少標籤, 但這就是我最真實的感受與感言.
不是沒有美的一面, 只是非常薄弱了, 加上我本身就是很容易擔心的類型.
然而如果純粹負面過頭, 也不可能專門被人叫來做這類工作.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