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xx123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634
康熙節目內容是無趣無深度的 ......
但它抓住了觀眾理性與趣味之外的重要心理 ~ 熟悉感
普通人日常繁忙後並不喜愛接觸陌生與深沉內容的事物
康熙剛好符合無腦觀賞或置於家庭生活背景 . 做無聊心理的填充

其通過康熙節目之外大量的藝界新聞 與 網上自認理性追逐者的厭惡言語 . 康熙二將知名度經由曝光率提升
普遍台灣人大抵都知道他們兩位 ........ 這是傳播術 . 熟悉感優先
潛移默化的流入 . 是不分厭惡喜好 ; 或稱略過厭惡喜好
理性與趣味並不會比熟悉感更紮實 . 康熙贏在這裡 ........ 請見例78區

若論名人對社會總實益的產出 與 名人所獲金錢名聲的比較 . 我會看重前者
如果看重後者 ~ 做大事 < 做大官名人 . 並不符合社會成立目的

淺見
__________________
1200塊的操級粗工
舊 2018-10-19, 01:58 AM #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x123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