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就我的認知,台電想推220V,
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在用戶端的線損或是提升電器效率,
他是想要解決長久以來單相三線110V的問題,雙線110V的平衡。
台電面對民生用電,其實不是很注重供電量,畢竟台灣民生用電
佔總用電量也才不過21%左右(2017),即使加上商業用電的15%,
也才36%,商業用電跟民生用電又有一點互補,
上班時民生用電少,商業用電多,下班則相反。
工業用電佔了55%左右,才是供電的大戶。
但是台灣的民生用電最大的問題,就是在那兩條110V的線路上。
我們這樣舉例好了,假設現在總供電量是100MW,
工業用電用了55MW,因為用電大戶大都引入高壓自行變電,
尤其是耗電量高的加熱或馬達電機類,大都吃三相電源,
其他單相的用電,對工業用電來說相對佔比可說是微不足道,
所以台電供給工業用的55MW幾乎可以完全發揮。
非工業用電用了45MW,因為有兩條線,
所以每線可以各供給22.5MW的電,這兩條22.5MW的線是無法互補的,
因為終端用戶的配線形式跟使用方式,是台電無法管到的,
所以有可能有一條線用到了25MW,但是另一條線才用20MW,
這個時候,用25MW的那條線會產生過載壓降,發電廠就必須
提高發電量,但問題是他沒辦法只針對那條線提高發電量,
等於另外那條線就白白損耗了。
對台電而言,如果改成220V,就不會有用電線載平衡的問題,
發電量或許還可以再降一點,或者說備載容量可以提高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環島一週 需時22小時 全長1000公里
高速公路380公里再加上瑞濱到高雄的海岸公路
中間休息4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