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ireaco
 有請i大釋疑...
NO.1 NAND大廠開戰廝殺壓其他大咖打,至於二.三.四流阿里布達廠只能澇賽皮皮挫
為何會是劣幣逐良幣呢?
是怕對手死光了,搞獨大?
|
其實就這棟樓後段開始就有的跡象,看看NVME 512G跟sata 1T
規格面不外乎就是介面、速度、容量、品牌、保固、顆粒、TBW...etc.
而各大3C的採購對此了解徹底的有多少,最後還不是同介面下的容量/價格比去殺價
所以才說劣幣逐良幣
惡劣的採購拿小廠的大容量SSD去殺大廠牌的價,但是也不想想羊毛出在羊身上,拿不知道來源的貨去比原廠一等品質的貨,反正採購只要價錢,只要流量,哪管東西好不好,大家一擁而上的購買,創造出他自己的銷售金額/數量,獎金拿爽爽
當消費者不懂而被風向帶著走的時候,雖然得利的是消費者,但是惡性循環下來,廠商想要端出好的牛肉也是奢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