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arstorm-5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29
我不懂股票, 只會看產業走向以及現況內外企業的動態.

除了跟同業交流, 前幾天三個老友聚一聚, 一個留台企, 兩個外企.
他們問我怎麼會是外企卻是台灣點了呢? 這個是最危險的.
笑笑, 我心想對啊, 公司已經在著手處理台北的據點要收一收了.
剩南部2個點, 台南高雄會不會二選一啊?

大象打架, 外企有沒有從中國撤離? 多少會有, 但更多是調整比例.
因為中國還有繼續待下去的價值, 問題在於台灣的價值在哪裡?
橋梁? 似乎不是了. 對手? 更不是. 另一個海外擴展基地? 也不是.
另一間友企很直接, 直接88台灣去印尼, 有事情派人來台處理一下就好.
這樣做其實也是成本且不方便, 等印尼的周邊安排好了, 他們自然就不來台了.
當然, 不是所有公司企業都一樣, 一定會有還能過得不錯, 也一定會有結束的.

另一篇討論環保海洋生態, 礁堡之類的, 我並不是很懂, 環保跟我所學顛倒.
但有兩個點卻是歷史重演, 第一個選擇的操作, 第二個是土地的開發.

有時候手段真的凌駕專業, 這裡講一個我以前某段工作的例子.
基於專業我否定某個歐洲元件的提議, 對方巧妙的以要測試為由採購樣品.
透過沒專業的人那條管道, 對方採購了可以用上2年半時間的樣品數量.
..
合約簽了, 大勢就底定, 為什麼呢? 2年半足以讓設計習慣那個東西.
絕對不會比我說的另一個日系元件好用, 但以人們的惰性就不想改了.
用合理的說詞來暗度陳倉進而達到目的且牽制住大多數就贏了.

然後就是第二階段, 為什麼他要推這個元件, 所以這階段就不必解釋.
遊戲規則他的, 東西他的, 管道他的, 大家都被制約了.
而且那個元件進來, 一定會有搭配其它備品物料啥的, 整個展開.
現在我到那間公司看技術者不斷幹譙卻無能為力的場景正是十年前的惡果.
期間有微弱的聲音要改用其它技術, 通通被消滅. (驅逐或打壓)

他跟心腹雞犬升天, 中中小小幾個主管, 繼續搞擅長的宮廷劇.
全公司其它人通通得幫忙擦這個屁股, 因為整間公司已經被拖下水.
而現在這個經濟情況不好, 沒人有膽識來大破大立.

你會說怎麼公司讓人亂搞? 十年前讓其鑽空子的管道就是無能的第二代啊.
現在, 除了繼續依賴這幫人, 其實也是同流合汙, 大主管們的位置自己人.
然後就一路衰退, 被其它公司追上.

股票? 我不懂. 也不懂有什麼機制可以監督納稅人的錢怎麼被花用.
只是很蠢的看, 如果一個公司負債破兆是其能夠負擔的4倍, 我會怕.
他底下的分部或任何相關辦事處, 要投資真的是要三思.
一想到一年多就可以搞到負債破兆, 能跑早就跑了.
舊 2018-10-12, 08:27 AM #25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rstorm-5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