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Member
|
許多人誤以為台灣的進口米多來自東南亞 ...... 其實來自老美為最大宗
因為老美不太吃米 + 美產米口感近似台灣米 . 多出現在自助餐便當店用米
自台灣WTO化之後 . 應老美米太好種又產量大 . 台灣根本沒法同老美比較
所以台灣收穀價一直都很低 . 種田的註定窮
所以台灣米開始振興與創立產地品牌 + 有機 . 但沒啥用 .... 因為通路米虫壟斷 + 台灣食米量逐年遞減 + 外食幾乎都便宜進口米 + 家食機會少
為此 . 政府提出休耕補助 . 災損補助 . 鼓勵轉作 . 青年返鄉 . 有機稻 ..... 種種措施
但人民終是人民 . 如同工人就是工人 ... 只看到自身立場 . 看不見整體社會更廣泛權宜的立場
談到補助多人批判 . 幾無存對農民的處境關懷
消費者認為錢付出去交換食物是理所當然的 . 不必對農民負責
就此消費者與農民關係斷裂 ...... 沒有負責之意的人沒資格談民主
肇因為資本主義腐蝕人心 .........
__________________
1200塊的操級粗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