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mic
Power Member
 
smic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614
看看上海「摩拜」 台灣還有得追
2017-03-24 03:20
聯合報 鄭衍成/商(台北市)

又濕又冷的傍晚,走進我最愛的蘭州拉麵館,我注意到其他用餐完畢埋單的客人,都走向門口拿著手機往門框旁QR CODE掃,掃完手機給老闆看螢幕,老闆點點頭,客人出門。

換我埋單,我問老闆餐點多少錢,取出兩張十圓鈔票,老闆找我銅板,我步出店,每邁一步,口袋裡沉甸甸銅板匡啷作響。

距上次出差上海已半年,漫步街頭,留意到人行道上明顯多了一排排或紅或黃色自行車。馬路上也常見這類自行車穿梭,騎乘者有本地人、有外國人、有學生樣、有上班族。長住上海的台灣友人說,這是現在最火的「摩拜」,只要付九十九或二九九元押金,就無限制任你騎。想騎時,從手機螢幕便可看到地圖顯示,你所在地點周邊哪裡有車,找到車,手機app開鎖便可上路,騎到哪停到哪,app上鎖後瀟灑走人,著實是物聯網、GPS與共享經濟完美結合的例子。

也由於這一新創符合市場需求,立即吸引眾多大咖企業挹注資金,助長摩拜大肆擴張。蘋果執行長庫克方才拜訪總部位於北京的共享單車OFO,足見其也重視此一領域。反觀台北市的U-bike,仍須在定點取車、停放,便利性不足,與大陸的摩拜無法相提並論。

每隔數月前往上海,總能發現新奇,整座城市變化之快,讓人直覺跟不上。筆者並不僅以科技當作判斷一地是否「進步」的指標,然而心中仍不由自主產生擔憂與焦慮。

從一間小小的街邊蘭州麵店到特色餐館,乃至共享自行車,種種科技與新創已經深入上海民眾日常生活,而當這些與民眾生活緊密結合時,相關產業便有以為繼,得以發展,簡單言,經濟發展不就從日常生活這些小地方來的嗎?

台灣須引以為戒,加油了!

================================
一年的變化真的好快
舊 2018-10-08, 04:44 AM #5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mic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