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nior Member
|
引用:
|
作者Earstorm-5
以下依照上面分兩部分回覆:
1. 以前南北或許不同, 且大小不同, 真的別以為很人治, 那只是你沒碰到某些利益以及份量不夠, 說這個, 現在應該都已經表現得很明顯了吧? 還用說明是哪種嗎?
2. 工業的基礎, 即使要發展"資源消耗比較少的"那種, 也不能捨棄"低端耗資源"的工業啊. 譬如, 新加坡應該是電鍍? 那一個小地方為啥要搞這個?
#1政治我不想提, #2是很有趣的, 要發展什麼? 真的能捨棄什麼? 為什麼有眼光戰略者會選擇增加水電供給而不是硬要消滅某些產業? 我記得有本國與國之間的書很有意思, 一下子想不起來叫做什麼名字.
講了不少貿易競爭優勢與隱憂, 為什麼明明按照競爭優勢可以彼此最大獲利卻不那樣做, 基本道理就跟北韓做核子彈的意思一樣, 只是分析得很入微.
|
【圖表】檢視台灣過去20年三大類電力佔比,僅工業用電大幅成長
台灣電力現況 你瞭解多少?
環盟拜訪台積電,力促提升綠電比例
工業用電高度成長
燃煤,燃氣 佔8成, 努力增產, 但一堆人都罵翻了.
核能 佔1成, 不知道還要蓋幾座才夠用.
個人也覺得, 就數據來看, 台灣這幾年做得並不差(當然核四與綠能造成的浪費, 有不少需要批評的地方), 不過感覺也到極限了, 是不是該限縮某些產業, 還是繼續蓋發電廠, 或是提高工業電價, 拿錢來增加污染防治設備, 其實才是該討論的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