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486207045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1
文章: 222
引用:
作者marks
低壓測不過就開始往上加啊, 同樣的架構之下再怎樣低也是有個限度
再怎樣也不可能拿桌機的U直接降到6W在測看能不能開機
所以說重點還是架構, ATOM要能跑6W當然不可能跟桌機筆電的U是相同架構
=============================================
https://technews.tw/2017/12/12/he-n...ron-processors/
這裡值得說明的是,Gemini Lake 架構是起源於 Atom 超低功耗 CPU 的進化版。Atom 當年就是低功耗、低性能的代名詞,為了低功耗去掉亂序執行之類的功能,性能也有顯著下降。超低功耗 CPU 進化到現在,都是按照 SoC 的理念進一步提高系統整合度,通訊模組、外設控制器等都整合在 CPU 內,而沒有著重強化 CPU 計算性能。所以,即便這代 Gemini Lake 兩款銀牌奔騰規格好看,用起來也不如 Core 架構(7 代 Kaby Lake、8 代 Coffee Lake)的低階型號乃至超低功耗的 Core m...

所以有些時候很懶得討論就是這樣
1.我說的型號4410Y不是那種ATOM改名的6W系列 型號都寫了自己去餵狗就知道這是KB-L 2C的系列產品 甚至賽揚也是有型號是KB-L 2C產品線6W 3965Y
現在的CPU設計的功率範圍就是這麼神奇 從5W到60W都可以有合適的產品出現
可不是要啥功率就得特別生一個產品線出來
都是在最後封裝測時在做產品分類
2.你沒看到我沒有提到T系列嗎?? 其實早就有人推測I老大的I系列的2C產品原始設計規畫就是到35W左右了 因為以前有筆電M系列和桌上I5T系列都卡這個功率而且售價也比一般桌上I3來的高 就算是I3T價格也比一般I3貴一點
現在沒了I5T和M系列 2C的35W的價格分水嶺才消失

引用:
作者sma1033
做過IC Design的行內人就會知道,低壓省電晶片通常都需要特殊Design

不管是針對Process去微調整顆晶片電路耗能的分配,儘量採用省電的元件

或者是在晶片電源管理的部分增加特別設計的電路來節能 (有很多東西在不用的時候能關就關,但是動態開/關的電路都很難設計,需要很謹慎的驗證)

以上這些都不是靠直接降壓跑低頻率就能達成的。

外加上電路的元件一般都是設計在特定的電壓與時脈範圍,要確保降壓降頻依然要所有電路能夠正常工作其實本身就就得經過很複雜的驗證(成本上升)。

更何況如果你只是降壓降頻,怎樣都不可能把一個近百瓦的CPU降到5W還能正常工作維持7.80%的效能。

所以筆電CPU賣那麼貴是有原因的,因為真的很難做。

問題是I老大的外星科技就是這麼神
就算以2C的35W來當標準算 I3-7100T 3.4G
4.5W大約才15%的功號可以跑1.3G 還有快4成的效能
當然 假如以K版的60W來算 看起來就是以7.5%的功率跑3成效能了
舊 2018-09-18, 09:50 AM #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486207045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