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老飛俠
Senior Member
 
老飛俠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045
【10】
我唯一還能感到安慰的地方是:
她說願意跟我當好朋友,並不是只為了打發我走,而說些敷衍我的話。
我接受她的要求後,她確實有把我當朋友看待,就當一個朋友而言,
她並沒有什麼可以讓我抱怨的地方。

只是我心頭始終還有那個未解的結…

她在F城待了一年多以後,轉到S城上別的語言學校
(那段失敗的感情多少影響了她學德語的進度,
原來計畫是花一年通過考試,但是後來花的時間比預期長)
S城離我稍微近一點:175公里,我曾去S城探望過她一次,
但是她並沒有在S城待太長的時間,
終於通過德語考試後(好險,如果兩年還沒過,就得回國,
重新申請簽證過來),她搬到M城入學,這時才真正穩定下來。
我們越住越近了,M城離我那裡是120公里。

她在M城租的房間裝了私人電話,而我房間在差不多那個時候也終於裝了獨立電話
(原來房東不想讓我裝自己電話,是因為得讓人來打洞拉線很麻煩,
又怕以後的房客不要,就變成多餘的。所以只有同城同學臨時要找我時才會打我房東的電話,
叫我來接,我自己要打都是跑到外面打公共電話。
但後來我媽住院開刀,我隔了好幾天打電話回家後才知道,
於是再向房東提出要求,考量到我人在國外,和家裡有時確實有緊急連絡的必要,
這才同意我在房間裡裝室內電話)

所以我們除了一直沒間斷過的通信外,也開始會打電話聊天,
不一定都是我打給她,有時她也會主動打來找我聊天。

度過了後好人卡時期初期的尷尬,後來互動反而自然多了(之前太患得患失,
簡單的說就是都想得太多,於是瞻前顧後,精�**^得很緊張)。

自從她搬離F城,原來的線民也失去作用了(她也到其他城市入學),雖然大家都還是有保持聯絡,
但就不在彼此身邊了。從那之後,我只能靠自己知道她的近況。
不過那位線民有時還是會給我提供意見(我真的非常感謝她,雖然最後還是功敗垂成,
不過還是謝謝她在那段時間幫了我那麼多的忙)

她搬到M城後我們聯絡比以前頻繁,雖然依然分隔兩地,但彼此的關係還是很好。
除了通信、打電話以外,偶爾也會有見面的機會,
像是參加德國臺灣同學會不定期辦的跨校聯誼活動,
雖然不是一對一碰面,但也算是有見到面了。

有時也會在有特別活動時一次相約在法蘭克福碰面,
因為法蘭克福剛好在我們居住的城市之間,
交通上對我們都算方便。
(事實上她搬到M城之後,我們比較常碰面的地點是在法蘭克福)

有次剛好有部歌劇演出很特別(名女高音Cotrubus告別演出,
有聽聲樂作品的應該會聽過她;舞台導演又是德國名導演雪倫道夫,
當年執導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葛拉斯作品改編的電影,原著書名為錫鼓,
中文片名叫拒絕長大的男孩,不曉得資深一點的網友還記不記得這部片子?
當年至少在文青界頗有口碑,拿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她聽我說節目內容,也表示有興趣聽,於是就幫她買了票一起去聽。

我們就這樣維持著相敬如賓的互動(我那時真的怕逼太緊會連朋友都做不成)

在我當大仁哥的這幾年,不只一次有不知情的人問我:

你為什麼不追她啊?

我每次都只能設法轉移話題。

我同學女友隔了一段時間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因為我和後來的線民都遵守對她的承諾,沒有告訴我同學女友,
但她後來起了疑心,因為每次興沖沖地問我進度時,我都一再閃躲話題,
她感到一定有什麼不對,於是逼問她同學到底怎麼一回事,這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__________________
=================
我從來不把錢當錢看

我都是把錢當看!
=================
所謂理論,就是大家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不通
所謂實務,就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得通
本公司已經完美結合了理論與實務:
什麼都行不通,而且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舊 2018-09-12, 06:37 AM #34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老飛俠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