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arstorm-5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其實大家都是在社會上打滾, 特別是多年工作者, 要做事, 不做事, 都是看怎麼去解釋.

真的要做事情(像我這種比較不逃避的), 只要在我所在地方就已經是做事情的條件.

譬如一樣是交設備, 理論是我點交了才算接手, 在那之前可以說"都不是我的事情~"

問題是, 有困難要不要協助, 有器具要不要借給對方, 要不要一起看整個處理過程?

所以說, 真的都是看人解釋.

華航依然有飛名古屋/東京, 安排群眾"整體(不是分散一個個人分次幫忙)"移動住宿.

又不是說國家出錢, 出國在外語言不便且天災, 裡面說不定有需要醫療的老人?

很多國人都需要吃長期藥, 出國5天帶6天份, 這個天災一口氣增加3天好了, 要不要處理?

你看我隨便想想就一堆可能需要協助的, 所以要不要做, 只是一個心態, 一個觀念.

給不清楚藥品的人: 日本很封閉, 他們不一定採用國際藥名, 必須從"成分"去找.

就以上大概講我的看法.

事情要不要做, 不等於能做多少, 能做多好, 所以有盡力就好了; 但推掉不做, 有點可恥.
(即使法律賦予你解釋權可以推掉不做, 但這在你管轄範圍內, 好意思眼睜睜看人受災?)

我家教育(軍人性格)是看不下去的, 多少會做點事情.
舊 2018-09-09, 07:02 AM #4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rstorm-5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