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linuxwuo
閣下的數位資料儲存層級分類跟我一樣
1.SSD 專門跑系統與程式
2.PMR硬碟 BT碟、個人資料夾(系統重灌不須搬資料)、瀏覽器cache(減少SSD損耗),iTunes資料夾、下載資料夾.........等
3.SMR硬碟 資料倉庫及備份image檔
有人寧願買大容量SSD來合併以上分類第一層級SSD及第2層PMR硬碟的功能,尤其是筆電,這樣也OK,反正現在SSD便宜,操死再換(不過要常備分,免留遺憾)
至於第3層,有人買NAS來用,看各人需求
SMR硬碟基本是就是功能取代以前燒錄機及CD-R/DVD-R/BD-R燒錄片(我同事說還有取代磁帶機)
如果有人妄想拿SMR硬碟來完全取代PMR硬碟,結果就是像論壇某些人一樣,對這類產品產生奇怪偏見
|
我也是覺得這幾年有些人看SMR就好像看到自己下體長菜花一樣驚嚇
可你問他到底有沒有實幹過(買來用過),他又是處男一個連插都沒插過,用都沒用過
SMR當年2015年3月我買過死雞4顆6TB的,之後的兩年內又陸續買了死雞3顆8TB的
都是拿來放美劇、日劇系列存放,有時間就會開起來來看或者回味的劇集
基本上都是放一集(45分鐘)約2.5~3G(720P)或者4~5G(1080P)
還有一顆專門放BBC的1080P高碼率紀錄片,畢竟BBC的紀錄片真的是每次看每次感動
劇集放進硬碟內就不會再移動檔案了都是只讀取,除非有更高畫質的版本出現替換
有些影集如果值得一看再看我就會收1080P的,不然如果像是比較早期的劇集全套720P就夠了
因為就算是720P一整套下來(比如LOST檔案全6季)也是要300G左右容量
雖然收HEVC(H265)的版本可以大幅減輕容量負擔,但HEVC影片品質真的很考驗轉檔者的參數設置
有些H265影片雖然容量減少了但是畫質真得慘不忍睹
6TB的使用到現在也滿3年半有了,四顆的健康度跟SMART數據都沒有異常
8TB的也是沒故障過,目前因為容量跟SATA槽位限制,有打算把6TB的全換成8或10TB
不然10個SATA接口目前真的不太夠用了
SMR的定義就是冷儲存,也確實能達到它的作用
拿SMR的硬碟去當PMR來操,然後再把SMR當洪水猛獸,這大概就是近兩年某些使用者的思考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