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lden Member | 一串看下來有兩點我覺得蠻可怕的
 1: 很多人還是會講「少吃多動」?
 這個其實很不精確,特別是不同的人 會有不同的日常需求
 小學一年級身體正在發育 吃得多很合理 更何況又是吃很難有飽足感又快消化的麵線
 我很好奇有多少人真的知道自己一天的基礎消耗熱量是多少的
 (我自己知道是 1800大卡)
 
 最大的問題在於 想要多動 身體會需要更多熱量
 要少吃?那根本就不符合正常人生活的基本原則
 其實最簡單就是 一週 21餐 記錄一下看看 馬上就知道自己是吃得太多還是太少
 這個「多」或是「少」 指的是熱量 而不是份量
 
 我覺得光是很多人要他去做那個紀錄都做不到了 更別提去注意要吃些什麼東西這種問題
 我講的不是那種水煮青菜或是燙肉片 這種很極端的方式
 長期搞無油生活的下場就是會洗腎(我身邊就有一個現實的案例)
 吃得健康就很足夠了
 再做不到的話 記錄看看 一週裡面有吃了多少垃圾精緻食物
 炸雞 蛋糕 可樂 這類食物 能夠減少這類食物的攝取就是初步最好的學習
 
 
 2: 去運動 每個人的生理條件又大不同
 有的人重未必真的都是肥肉 很有可能他的肌肉比例比他同體重的人來得更高
 說真的 有多少人有運動有固定使用 app 觀察紀錄每次的成績
 我個人第一次減肥的時候
 跑 2000m 需要花費 45分鐘
 現在同樣的時間我可以跑 5000m 而且第二天還是可以正常做事生活
 這就是一個很顯著的進步
 
 因此有很多人剛開始的痛苦感非常強烈
 因為身體的基本體能都沒有建立起來,所以很難形成固定的運動習慣
 我個人是覺得一週能運動三次就算是非常好的一個基本量了 激烈一點的話四次或是五次都是可以做得到的
 這樣能持續半年或多或少都能夠有一點基礎體能出來
 
 這個時候就要開始注意進食的時間段 如果剛運動之後 最適合的莫過於蛋白質的攝取
 特別是 火雞肉 雞胸肉 魚肉 這類白肉的攝取 都能夠幫助建構身體所需要強化的肌肉生長
 
 這時候的進食方針比較合適的是 「少量多餐多吃」 來協助身體適應所需要的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