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nior Member
|
我也開始覺得是全民共業(這裡講的全民是當地居民), 環境自己要不要維護, 人是自己選的.
就直說了吧, 週六去安平回收才看到在修整樹枝的, (曉得的人就知道是台17到工業區那段).
歷來都是這樣, 災後"重建"乾淨整齊一段時間後就等下一次災後.
偶爾會有想起來清理一下, 不能否認這個存在, 但人民推給政府, 政府又是自己選的同類.
... 相煎何太急, 本是同根生.
問題是劣幣驅逐良幣, 好的也被害到, 譬如有些新開的工廠觀念先進, 平常都有整理.
但災情來到就看黃水一路流進去, 老台南就曉得蓋房子車庫是比高的, 要蓋斜的.
就是用來防左鄰右舍的. (所以工廠更要把底座加高)
不得不說我家也是這樣蓋, 而且是裡面最高的(有足夠腹地一路斜坡上去), 沒辦法.
喔, 對了, 台南還有高樓盆栽的挑戰關卡, 其實台南雨大不是最刺激, 我一直都說:
"風大才是最要命的 (而且是秒殺)"
|